新盐城乐聚社区

标题: 童年的老行当----烧饼店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9-4-27 19:06
标题: 童年的老行当----烧饼店
童年的老行当----烧饼店

         世上最能承载乡愁情怀的,我想莫过于我们的胃!在这起于唐,兴于宋,明清拥有傲居“淮南中十场”之首的“安丰场”,有种特别让我尤其回味的早茶项目那就是烧饼,童年的烧饼店从南石桥到北石桥零星遍布于各个巷落街道!
    由于盐业的高度发达,经济的富裕,安丰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商贾,而这些商贾也把家乡的味道带到了安丰,所以安丰的烧饼集大江南北之长,独异于百家之味!
    旧时的烧饼店,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草炉烧饼店,草炉用砖砌成壁炉式,燃料用的是小麦秸秆,所烤出来的烧饼,名做“草炉烧饼”,多为安丰人所经营,店面较大。另一类是炭炉烧饼店,炭炉是用小砂缸,倒嵌过来,敲掉缸底,圈成木桶式,成为口小、腹大,可移式烤炉,燃料多为敲碎的土煤,兑水成比例,用勺撇出成月牙形的煤块,加以暴晒成胚。所烤出来的烧饼,名做“擦酥烧饼”,多为徽人所经营,店面较小。安丰土话称之为“烧饼摊子”。
     解放后,此两种烧饼店统称之为“草炉烧饼”,技法大抵遵循古法,且有所改进!首先,每家有口直径约六七十公分长的大铁锅,问肉联厂购得上好猪板油即猪生肥膘,少许农家生榨菜籽油做油引子,猛火快翻一篮筐肥膘,半个时辰炼其油得其渣,此油渣香远溢卿,可勾神勾仙凡人无不皆醉!乃各店独家秘技也!
    后而温水和面,搓为柳絮状盖纱布发酵之。开市后,常为两人合作,多为夫妻,兄弟,父子为之!白案者揉切面剂,包入两种菜底切圈本地小葱和根据季节而定的时令菜蔬(韭菜或榨汁萝卜丝)伴入灵魂(猪板油丁子)!少顷,手持响子(安丰土话,即走锤,滚轴擀面杖)旋擀出三四寸大小的扁圆饼子,此多为甜,咸二味。如若包出甜咸和味,此谓之龙虎斗,呈椭圆形状。面洒芝麻,饼底沾水,贴在炉壁上烤成,面呈焦黄而不枯,除饼底稍脆硬而外,馀皆松软可口。倘若饼头破小口,呈焦糖色,且不鸦墨,可谓饼中之仙,老辈人唤名“开口笑”“朝天门”!
    吃烧饼很有讲究,外带回家用竹篮子,小竹饼子(小竹筛子),最不济也要纸包,因为烧饼高温后容易受潮,烧饼回软,不得酥脆之法!得道食客,一般围炉吃饼,便基于此因。
    烧饼分文吃和武吃!文吃顾名思义为慢嚼烧饼;可是武吃,估计很多人莫名其妙,前所未闻!其实武吃是过去旧社会大户人家,对生活的极致要求的体现,此法我也是听爷爷所说,祖荫商宦,吃烧饼是当地大户人家聚会,突觉单口吃烧饼,口渴,喝茶改味,喝鱼汤过腥!试吃百法,百试得出一法,便是大骨熬汤,撇开油沫,吊汤洗底,三出三进,最后辅以香芹碎末或蒜花增味!儿时,爷爷经常以此法在家吃烧饼,此法相得益彰,香而不腥,浓而不腻,让人流连于五脏庙的歌舞升平!
    如今在安丰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存保护中,烧饼店如春笋般相继开市,并在老街上也帮扶开启一家门店,款待外宾。踩着古街的石板路,嚼着焦香四溢的烧饼,仿佛又回来到了那个商贾云集,百业恢弘的年代!一股润意,弥散眼间。。。





37ea6835b2114a16849f9fc4d5d67a84_th.jpeg (84.47 KB, 下载次数: 39)

37ea6835b2114a16849f9fc4d5d67a84_th.jpeg

作者: 小苦菜花    时间: 2019-4-27 19:06
作者范堤游子

作者: 黄海怒涛    时间: 2019-5-17 10:53
一股淡淡的乡愁





欢迎光临 新盐城乐聚社区 (http://www.xyc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