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楼主:盐城越野行走 - 

[群文沙龙] 跨国猎狼------追捕头号大毒枭糯康纪实

[复制链接] 72
回复
235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8:0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盐城越野行走 于 2015-10-30 08:08 编辑

第四章:利剑出鞘
       为了不引起注意,专案组的侦查人员,一会儿把自己化装成来此谈生意的中国商人,一会儿把自己化装成边民,在当地军警协助配合下,开着租来摩托车在边境线上四处奔波,开展侦查工作。
       侦查人员仔细观察疑为糯康犯罪集团成员据点的地形和周围居民活动情况。每个岔路口,每栋民房,甚至包括民房的高度、房间数、住的什么人、与犯罪集团有无关系都要摸清楚,工作量非常大,光那一条路专案组民警就走了几十遍。
       侦查人员每进入老挝的一个寨子,就会一家家地打招呼,“谈生意”。寒暄中,他们有时装着要贩运橡胶,有时装着要买地种橡胶,不断地采取迂回战术,旁敲侧击。等跟对方熟一点了,再往深了问。
       “绝不能一股脑地问。问一句,就要跳开话题,聊一段再扯回话题问一句。”这是王国波的侦查经验。
       就这样,经常整整一个小时,有用的问话可能就只有一句。但王波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连续发问不能超过三句,那太引人注目了,要像这样直接打探,早就挂了!”
        就这样不断地探访,踏遍了大小村寨,线索也一点一点地积累了起来。
       在境外工作,专案组的侦查员们处于随时待命、随时出击的状态。
       尽管线索的收集是困难重重,也面临未知的危险,但王波却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一天,他从一个村民口中得到一条线索,这个村寨的一个村民疑与糯康集团有联系。

       “跟!”王波作出决定。只要与糯康集团有联系的人,哪怕只是怀疑有联系的人,侦查人员都要一一跟踪,掌握情况,挖掘线索。
       没有望远镜,没有窃听器,没有任何武器。在“金三角”执行侦查任务,侦查人员什么也不能带。否则,稍有一个破绽露出来,都有可能遭到“黑枪”,引来杀身之祸。
       他们只能采取最原始的“盯人战术”。
            但是,大白天还不能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搞不后盯着别人,自己却成为别人的盯梢目标。而且,糯康在“金三角”暗线密布,说不定,在地里劳作的村民,在河洗衣的妇女,都有可能是糯康的“眼线”和“耳目”。
       白天不能盯,只能晚上盯。
       侦查人员借着夜色接近目标。被盯人的睡着,他们要在屋外“守夜”,就连上茅厕,他们也要替他“放哨”。总之盯着一个人,就一定要盯出点线索出来,或者就是长期盯着没有动静,才可以排除消号。
            白天要继续“做生意”,挨家挨户打听。夜晚又要盯人,而且要盯到凌晨3时,天要放亮时才暂告一段落。侦查人员每天的休息时间也就三四个小时。
       就连他们落脚的旅馆,也只能专找偏僻的不为人所注意的旅馆。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他们两三天就要换一个住的地方,有的地方,甚至住一个晚上就要转移。
           侦查人员一脚跨入“金三角”,人生地不熟,国内所能用的、惯用的警力资源全都派不上用场,追查一个人的行踪甚至一点点线索,完全要依仗侦查员的腿勤口巧、脑子灵活。
       一旦被敌人察觉,很可能同时产生两个后果:线索中断,整个案件的侦查都将继续不下去;引来杀身之祸,随时被不知从何处飞来的“黑”枪子儿击穿要害。
            一天,王波又去拜访当地的一个熟人,打探情报。
       门开了,闪出的却是一双惊恐的眼睛。“上次你们离开刚刚半小时,糯康的人就来了,问我‘这几个人是干什么的’。”
       这个熟人胆战心惊地说,“以后你们别来了!再来的话,他们就要杀了我!”
            在夜晚执行盯人任务时,他们开着摩托车从驻地出发,由于地情不熟,加之山路崎岖,有些地方完全没有路,只能按照大致方向在密林里乱开。
       有好几次,他们连人带摩托车摔下山路。而更让侦查人员提心吊胆的是根本不知道从何处打来的“黑枪”。如果被“黑枪”,倒真的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未完待续




本帖评分记录贡献 收起 理由
一抹彩虹 + 10 很给力!我要给你32个赞!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62#
发表于 2015-10-30 14:26:10 | 只看该作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2:29:33 | 只看该作者
就是。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3:01:2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利剑出鞘
          一天深夜,王波带着两名侦查人员执行盯人任务,经过一处密林时。突然“怦”的一声,不知道从哪儿射出了一枚子弹,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
       王波拧紧油门飞驰中,枪声大作,子弹不过擦过他们身子。等到总算听不到枪声了,王波等人下车一看,人倒是没受伤,但摩托车上却嵌入了几个深深的弹孔……
       谁打的黑枪?直至案破几个身经枪林弹雨的侦查人员都不知道。经过分析,这“黑枪”肯定是非法武装集团打的。但是不是与糯康有关联,无法查证。
       之所以引来“黑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被非法武装集团怀疑上,对他们进行伏击;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非法武装人员听到异常声响,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开枪胡乱射击。
       专案组赴老挝的前方工作组危机重重,赴泰国与缅甸的前方工作组同样是困境处处。
       一次,赴泰国工作组的一名队员以涉案人员亲友的身份,进入糯康经常活动的村寨进行走访。谁知,他刚刚进村子,立即就过来一位村民,先是用泰语提问:“你是中国人?”
       侦查人员虽然不懂泰语,但对这句问话还是听懂了。他下意识地点点头。
       那个村民突然打了个口哨,几个身强力壮的村民从村落的四处飞跑过来,边跑边用泰语相互说着话。侦查人员看情势不对,就想撤退。不想,那位先前过来搭讪的村民一把拉着他,不让他走。
       侦查员装出一脸害怕恐惧之色,抑制住心中的怒火,低声下气地哀求:“我是来探望亲戚的,你们放过我吧。”
       赶来的几个村民,其中一个听明白了侦查员来走亲戚的来意后,满腹狐疑地盯着他问:“谁是你的亲戚?”
       侦查员报了那个亲戚的泰国名字,而那个名字正是糯康集团的涉案人员。
       几个村民听了名字后,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其中一个壮汉突然走上前,拉住侦查员,猛地一摔,把侦查员摔倒在地。紧接着,另外几个村民冲过来,对着他就是一顿拳手脚踢。
       如果不是在异国办案,凭着侦查人员训练有素的矫健身手,要对付几个村民不在话下。可是,他不能暴露目标。
       那一刻,专案组长在他们出征前的一番话浮现在他脑海:“你们去国外执行侦查工作,化妆侦查的,不管遇多大的危险,都不能暴露身份,一旦暴露,也许就会让整个案子陷入僵局。”
       侦查员忍着疼痛,不能还手,只能任由他们踢打。
       该村住着一户华侨,看到有人挨打。就走过来看是怎么回事。当得知挨打者是中国人后,他赶紧上来帮着解围。一番劝说,那几个围殴侦查员的村民看着华侨的面子上,停止了施暴。
       事后,那位华侨送侦查员出村。他好心地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这个村子很复杂,你找到的那个亲戚背景很深,村民们都很警惕,以后别往这个村子跑了。”
       虽然挨了一顿暴打,但侦查员借机分析了该村的一些村民与糯康集团的有染,这条线索成为寻找糯康集团的一条有价值的线索。
       他不感到委屈,走出村子时,心里还乐滋滋的,感到身上受的伤都不疼了。
       在侦查中,侦查员竟然也被糯康“侦查”过。
       一次,王波带着两名侦查员,从泰国境内走进了交界的老挝寨子。那天,糯康正在这个寨子中。王波进村时,他正透过一户吊脚楼的二层木板缝隙里死盯着他们,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一整天,王波是在挖空心思与人沟通、打探糯康行踪的紧张斡旋中度过的。自打进寨的那刻起,其实他已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越到侦查后期,他就越能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在这些村寨中,在他的身旁、背后,或许正有几个黑洞洞的枪口暗中瞄准了他。
       而那天,糯康通过“侦查”,没从这3个中国人身上看出破绽,他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吊脚楼。距离最近时,与身在明处的王波,仅仅相隔七八米!
       不过,王波当时并没有认出糯康。
       直到糯康归案,王波提审糯康时,糯康才道出他反侦查之事。王波才得知:那天,自己竟是在糯康的眼皮子底下,打探糯康组织的消息!
       糯康当时携带着长枪、短枪及弹药,包里还有两枚手榴弹,寨子里有三四个全副武装的糯康的手下,附近还有百十号人在随时听命。而王波一行三人的身上却无任何武器。
       幸亏3人没露出任何破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未完待续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6:4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盐城越野行走 于 2015-11-1 16:42 编辑

第五章:三次脱逃
       2011年12月13日,老挝首都万象通向“金三角”的山路上。
       一辆半旧的越野车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疾驰。
       车子刚拐过一个弯口,开车的男子突然看到山路上有大批的武装警察在前方执勤。从万象通向“金三角”区域有多条路径。他们所走的这条山路,是最为偏僻的,往常,不要说武装警察执勤,就是过往的车辆也难得一见。
       开车的男子神色紧张,而坐在右侧副驾驶座的一个粗壮男人虽然也露出惶恐不安之色,但他似乎大风大浪经历多了,有点儿临危不乱的架势。他命令驾驶员,赶紧倒车,掉头走,避开执勤的武装警察。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回头路也被武装警察堵住了。
       武装警察,显然有备而来,精心设伏。
       车上两名男子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逃。在枪口的瞄准之下,他们只得举手下车,束手就擒。
       那个副驾驶座上的男子,就是糯康武装贩毒集团的三号人物依莱!
       此人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老奸巨猾,在糯康集团有着“军师”之称。
       依莱落网时,他看到了武装警察中,夹杂着几张“中国脸”,他原本还淡定的脸色顿时笼上了死灰色。
       抓捕依莱,是中国“10.5”湄公河大案专案组精心策划的一幕“好戏”。
       信源来自于专案组此前捕获的毒贩岩相宰。他是依莱的手下。经过审讯,专案组掌握了有关依莱活动的重要线索。刘跃进随即直接下令前方工作组,在侦查工作中,突出重点,对依莱进行重点侦查。
       在侦查中,依莱频繁周转于孟喜岛、泰国和老挝。稍闻到一点不对劲的气息,他就立马转移。但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的眼睛。经过艰巨的侦查工作,前方工作组掌握了依莱的活动轨迹。
       当天,依莱乘车从万象奔向“金三角”。这一线索被侦查人员掌握后,刘跃进亲自指挥,给依莱布下了天罗地网,在依莱的必经之路上一举擒获依莱。
       依莱的落网,标志着专案组的行动首战告捷。
       依莱供述:“10.5”大案确系糯康集团所为。作案前,糯康集团开会进行了细致策划,对一些具体细节,例如怎样布置眼线盯住中国商船、怎样由翁蔑带人去劫持、怎样开枪杀人、怎样逃跑等都进行了精心布置。
       按照依莱的交待,专案组绘制出糯康武装贩毒集团对中国船员痛下杀手的“路线图”。整个作案过程可划分为三个现场。第一现场在缅甸万东(音),糯康集团在此处劫持了“玉兴8号”、“华平号。然后“押”到老挝的孟喜岛附近,糯康的这个“魔鬼营”就成了第二个现场,他们控制了中国船员,捆绑然后蒙眼,再把陷害中国船员的毒品放到了船上。最后又用快艇押送“玉兴8号”、“华平号”,到了泰国水域,也就是发现中国船员遇害的湄公河泰国会田村附近的水域。这个第三现场,让13名中国船员惨遭杀害。
       这个“路线图”与案发前后目击者的证词相吻合。
       依莱在集团内部负责对外联络,通过各种关系和部分泰国不法军人勾结在一起。双方商定,由糯康集团劫持中国商船,放上毒品栽赃,然后捆绑船员押到泰国水域,让泰国不法军人查获毒品。
       这样糯康集团可以报复,泰国不法军人则可以立功受奖,双方各得其所,一拍即合。泰国不法军人还答应,事成之后,可以在清盛码头为糯康集团出入提供便利,还可以卖一些枪支弹药给糯康集团。
依莱还坦白,之所以对中国人下手,是因为糯集团利益受损,导致糯康迁怒于中国人。疯狂的报复心态,使糯康一手策划酿制了“10.5”湄公河大案。
未完待续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5:2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盐城越野行走 于 2015-11-2 05:27 编辑

第五章:三次脱逃
       根据依莱的供词,抓捕首犯糯康成为专案组的首要任务。
       案发后,糯康及其同伙似乎人间蒸发了,由于泰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带到处是原始森林,山高林密,不仅让糯康容易躲藏,而且,糯康本人行动诡秘,居无定所,再加之多年来糯康用金钱“金三角”地带制造的关系网,当地不少村民、官员、军人、警察都被他所收买,这都成为抓捕糯康的障碍。
       2011年12月6日,专案组接到情报,糯康在老挝的波乔省,一个叫希拉米的村子里出现了。
       这个村就在湄公河边,村里面有他的小老婆。而且据线人说他亲眼在这个村看到糯康。专案组分析这个情报比较可靠,就立即协调老挝的军队和警察搜查。
      军警把这个村给包围起来后正准备搜查,意外情况发生了:希拉米村的村长带着一些村民出来阻拦,不让搜。
       执行搜查任务的军警出示了合法的搜查手续,希拉米村的村长却“振振有词”:“我们村子没有糯康,你们大范围的搜查,会惊扰民众,我作为村长,有保护村民的责任,我不同意搜。”
      军警与村长之间出现了僵持。不过,一个小小村长,当然是没有权力阻止军警的合法搜查工作的。就在村长挺不住时,他搬来了一个“救兵”——老挝波乔省的省长。
       村长接通了省长的电话后,说了几句话,就把电话交给执行搜查任务的军警负责人。在电话中,波乔省省长直接拒绝搜查,根本听不进军警负责人的解释。他的理由是:军警的搜查行动会惊扰民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搜查工作还是未能展开。如果拖下去,躲在村里的糯康必然会闻风而逃。
       情况紧急!怎么办?
      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反馈到了专案组指挥部。刘跃进与指挥部人员紧急磋商,有情报显示糯康就在村里,但是在老挝执法,强攻肯定不行,而要说动那位阻拦搜查的波乔省省长,肯定也不行通。
       糯康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已然在发挥着作用,那张灰色的利益网直接与公平与正义相抗衡。
       硬攻不行,只能智取。
      专案组通过关系,与老挝人民军的领导取得联系。搜查工作得到了人民军领导的支持。他果断下令:“冲破阻力,进村搜查!”
       搜查的军警隶属于人民军,他们得到命令后,果断地推开村长,进村逐户搜查。军警搜了五六户后,把糯康小老婆抓到了,同时还抓了好几个糯康武装贩毒集团的团伙成员。在糯康小老婆的住地,搜索到出一些枪支弹药、毒品,还有大量的泰国货币,但是没有发现糯康。
      “我们预计,照这个势头,用不了多久,糯康就能被搜出来。”刘跃进感到“胜利在望”。
       可是,搜查工作远比想像中的复杂。
      搜查工作进展得比较缓慢,因为当地不少村民对搜查工作不予合作,每到一户人家,都要费尽大量口舌进行动员。而这些受了糯康“好处”的村民依然横生各种理由阻拦。
      在这蜗牛爬行般的搜查中,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波乔省省长又打来电话,这口气很横,强令:“天黑了,不许搜,停止搜查,等明天早上天亮再接着搜。”省长的语气强硬,不容商量。无奈之下,军警只好停止搜查。
       未完待续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37:0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三次脱逃
       而正是这位省长的出面干预,给了糯康喘息潜逃的机会。
       当天晚上,糯康在希拉米村的6个村民的保护及掩护下,突破军警的封锁线,悄悄地溜出村子,乘船渡河至缅甸一侧,逃进了缅北的茫茫群山中。
       第一次抓捕失败了。
       狡猾的糯康成功地逃脱了抓捕。专案组成员,个个心情沉重。
       在专案组领导例行的“碰头会”上,刘跃进既给成员打气,又提出新的要求:“这次抓捕行动,我们专案组尽了全力,但受到国外有关势力的通风报信及阻挠,导致抓捕失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严格保密,把知密范围控制在最少数人之间,不到最后一刻,不向一线抓捕人员下达具体命令!”
       不久,专案组锁定了与糯康集团有染的一个名叫占拉的缅甸毒贩。专案组迅速作出部署,通过“引蛇出洞”,对占拉进行秘密抓捕。占拉落网后,专案组就地审讯。
       占拉交待,糯康可能活动在缅北大其力山区。
       大其力山,山势连绵陡峭,林木葱郁。在茂密的雨林中,不要说隐藏几十号人的贩毒团伙,就是隐藏一个军的兵力,不利用高科技手段也很难发觉。在山区里,要找出糯康藏匿的营地,其难度犹如大海捞针。
       深山老林里几乎无路可走。走进一些林子茂密的山区,犹如走进桑拿浴房,闷热难挡。不管白天黑夜,蚊虫肆虐,蛇蝎横行。走进去的人几乎都被当成了送上门来的“美味大餐”,遭到疯狂攻击。
       雨林中还有一种长着小翅膀的蚂蚁,它们能钻进衣裤叮着人咬,在肉体上放肆地游走狂咬,咬上一口,皮肤上就是一个小包,又疼又痒。
       专案组克服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出了三人情报小组,便衣秘密潜入金三角地区,目的是找出糯康的窝巢。
       情报小组为了不打草惊蛇,依然是“昼伏夜行”。丛林中的蚊虫、蛇蝎、蚂蚁等,在侦查员的眼里,还算不得什么。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糯康在地上埋的地雷、树上挂的地雷。据已经抓获的两名毒贩交待,糯康每出现在一个地方,他都会部署手下严加警戒,在树上挂地雷、地上埋地雷是其必不可少的警戒方式。同时,他还会设立多个明岗暗哨,在重重“保护”之下,侦查员要想不被其惊觉地接近他,难如登天!
       一天深夜,月朗星稀。情报小组的侦查员爬上一个小山头,他们趴在一块巨石上,通过夜视望远镜,四处扫视。刚转了一个角度,突然看到约一公里外的山坳间的一片林地里,出现了七八顶蓝布帐蓬。
       侦查员们心中狂喜:估计就是糯康的营地!
       情报很快传递到专案组。刘跃进下令:原地潜伏蹲守,确认是否为糯康的营地,并掌握其活动规律。
       侦查人员奉命在对面的山顶蹲守了三天三夜。经过缜密侦查,情报小组锁定了糯康新营地的准确位置。营地周围是原始密林,空气中湿度大,雾气很重,能见度不到10米。侦查人员经过紧盯,发现该营地有20余人均全副武装,在咽喉要道上设有警戒:白天派人放哨,夜晚埋上地雷、树上挂有绊雷。
       正面突袭极可能打草惊蛇,专案组立即协调缅甸有关部门,对糯康新营地进行突袭。缅甸建立的搜捕队由缅甸少数民族武装打头阵,缅甸政府军殿后。
       通向糯康新营地只有一条羊肠小路可走。白天,这条路上戒备森严,晚上,路上便布上地雷。搜捕人员只能在夜间绕道突袭,他们带上干粮,手持热红外线扫瞄仪,一路摸索前进。经过5天5夜急行军,穿过泥泞的原始森林,逐渐接近糯康的营地。
       2月22日,就在搜捕力量逼近营地的时候,枪声响起来了,甚至还有火箭弹的声音划过上空。
       原来,搜捕人员碰到糯康布下的暗哨,发生了交火。
       这是搜捕糯康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次面对面的激烈枪战。
       激烈的枪战中,密集的子弹伴着火箭弹射向搜捕人员。搜捕人员一面寻找掩体掩护,一面开枪还击,担任后援的缅甸政府军搜捕人员,听到枪声后,也火速赶往枪战现场进行支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山地枪战。
       半个小时后,糯康营地的火力被搜捕人员强大的火力压制住。搜捕人员趁机突破火线,冲进了糯康的营地。而大部分糯康团伙成员在糯康的带领下,又一次落荒而逃了。
       在营地,锅里的肉汤还在翻滚。表明糯康也才刚刚仓惶逃离。与突进的搜捕队员也就是相差前后脚。
       糯康第三次逃脱了抓捕。不过,这次抓捕行动抓获了糯康的四名手下。未完待续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1:59:24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毒枭末路
       缉拿糯康,专案组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但遗憾的是,往往就是离成功只差那么一步:生性狡诈的糯康竟然三次在搜捕队员的眼皮底下逃脱。搜捕行动已经打草惊蛇,糯康将变得更加机警,抓捕难度被无限扩大。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案件的侦破工作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
       无论是侦查还是搜捕,都处于步步维艰的状态。尤其是“金三角”的村民,都风闻了抓捕糯康的行动,有一些村民是与糯康集团有染的,出于私利考虑,他们抵制着侦查与搜捕,不少人充当起给糯康通风报信、协助糯康隐藏逃匿的角色。
       总结前三次围捕糯康失败的教训,专案组想方设法通过其他途径搜寻。2012年4月,专案组通过艰难的情报侦查,再次锁定了糯康的新营地。专案组协调当地军警准备进行突袭时,然而,糯康再次逃脱!
       在侦破“10·5”案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很多次:抓捕行动还未到位,糯康等人便已闻风逃之夭夭。一时间侦破工作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从2012年2月开始,此后的两个多月,专案组进入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
       “那段时期,几乎看不到结案的一点亮光,很容易让人灰心丧气,一些人都在问指挥部,包括问我本人:再这么下去会有结果吗?”刘跃进回忆起那段最难熬,他觉得就是“炼狱”一般的历程。
       失败不可怕,士气不可失!
       冷静沉着的刘跃林坚信,只要方向没错,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活捉糯康。
       他给专案组的同志们鼓劲:“我们亮剑金三角,就一定得让这把剑煅打得更锋利。虽说糯康几次逃脱,让他变得更加机警狡猾。但我们也在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积跬步致千里,每一次失败就是让我们离糯康更近一步,总有一天,他会落入恢恢法网。”
       专案组及时调整策略,充分发挥国际警务合作和边境地方警务合作机制作用,积极推动老挝、缅甸加大对糯康犯罪集团的打压力度。专案组专门指派抓捕小组出境抓捕。不久便捷报频传:先后抓捕了糯康集团的10余名成员。
       在不断打击下,糯康犯罪集团开始分崩离析。此时,专案组乘胜追击,全力侦查、抓捕糯康犯罪集团其他重要骨干,断掉糯康的“手足”,让其失去信息来源和行动能力。
       黑夜中终会有“亮光”闪现——就在工作陷入瓶颈之时,专案组获得一条新的线索:糯康集团二号人物桑康·乍萨独自离开糯康组织营地。
       专案组与有关国家警方合作,于2012年4月20日将桑康抓获。
       桑康·乍萨落网后,经过突击审讯,他交代了“10·5”案的基本情况。根据桑康·乍萨的交代,专案组进一步掌握了糯康的最新动向。
       同时,中方督促缅甸方面加强清剿力度,不断挤压糯康的藏身空间,迫其进入老挝境内。
       在那里等待着的,是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
       2012年4月25日,这一天对于“10·5”专案组来说,是最振奋的一天。未完待续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69#
发表于 2015-11-4 13:19:04 | 只看该作者
糯康的末日就要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3:32:5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必然的。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06:2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盐城越野行走 于 2015-11-5 06:23 编辑

第六章:毒枭末路
       2012年4月25日,这一天对于“10·5”专案组来说,是最振奋的一天。
       这一天,专案组接到情报,几乎已是孤家寡人的糯康惊惶中从缅甸深山出逃。接到情报后,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的专案组成员,个个兴奋不已,他们摩拳擦掌,下定决心:这回,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糯康再逃脱!
       刘跃进打开地图,专案组指挥部成员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敏锐地猜测到糯康想从重重包围的缅甸逃往老挝躲藏的意图,立即协调老挝警方加强沿岸布防。
       4月25日,老挝波乔省敦棚县孟莫码头。来自对岸缅甸的一只快艇,悄悄地横渡湄公河,停靠在角落。
       船上先跳下一个瘦高个,他贼眉鼠眼地四处张望了一阵。此刻,繁忙了一天的码头,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异样的宁静。瘦高个没看出啥动静,他朝船上一招手,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快步下船,另一个稍显矮胖的男子紧随其后,警惕地看着四周。
       3人下船后,迈着匆匆的步伐走向码头。这时,一声断喝从不远处传来:“站住!”、“不许动!”
       这突然的断喝声让3人一怔,他们立即
      返身,准备上船。这时,几名老挝警察从事先埋伏的掩体跳将出来,他们将手中的枪对准着那3个人,逼迫他们接受检查。
       那3人岂肯就范!瘦个青年迅捷地掏出枪来,对着警察的方向就是一阵乱开,矮胖男子也不甘示弱,一边护着“主子”一边开枪射击,老挝警察立即予以还击,一时间枪声大作。一名精明的警察专往三人返船的路上射击,阻断了他们返船的退路。
       枪声引来了更多的警察,经过一番激烈的枪战。那3人的火力被压制住了,再拼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他们还算识得时务,在警察强大的火力下,3人最后不得不乖乖举手投降。
       这3人,正是糯康及两名手下。被抓时,他们身上还带着武器和弹药。
       这个横行“金三角”、犯下累累罪行、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凶手终于落入法网。
       “糯康落网!”捷报第一时间传给了坐镇指挥部的刘跃进。“那个兴奋、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简直是热血沸腾。”刘跃进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口气已经憋了半年多。
       糯康落网之后,横行多年、不可一世的糯康武装贩毒集团中有影响力的人只剩下四号人物翁蔑。
       翁蔑,这位残暴的糯康集团行动队长,他不甘心失败,还要困兽犹斗。
       翁蔑及其余党在缅甸金木棉沿岸扬言,要袭击湄公河的所有商船,特别是对中国和老挝商船“见一艘、劫一艘”,以进行打击报复。
       螳臂挡车,不知天高地厚的翁蔑还发出“悬赏令”,明码标价杀一个军人给多少钱、活捉一个警察给多少钱。工作组几度遭遇威胁,一名涉案人员的亲属曾指着办案民警的鼻子叫嚣,“把你的电话给我”。翁蔑,演绎着最后的疯狂。
       不过,翁蔑的猖狂报复没有得逞。
       随着糯康、桑康、依莱的落网,糯康集团土崩瓦解,成员四散奔逃。专案组乘胜追击,进一步加强与老、缅军警高层协调力度,同时,继续强力推进边境合作,保持密切联系,互通案件信息,敦促推进调查,联合开展抓捕。
       在中老缅泰四国警方强力打击和震慑下,在强大的清剿围捕攻势下,先后在中缅边境成功抓获四处躲藏的糯康犯罪集团成员扎西卡、扎波、扎拖波等人。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2012年6月,走投无路的翁蔑与56名糯康集团成员向缅甸军方投降。
       未完待续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07:2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盐城越野行走 于 2015-11-6 07:22 编辑

第六章:毒枭末路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2012年6月,走投无路的翁蔑与56名糯康集团成员向缅甸军方投降。
       随着翁蔑的落网,至此,糯康武装贩毒集团所有成员被一网打尽。侦查抓捕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糯康集团全部虽然全部落网,但其后的移交审讯又颇费周折。路漫漫其修远兮,专案组面临着新的战斗!
       由于糯康的非法贸易往来国家众多,在其落网后,一度成为多个国家的争夺对象。谁抢到他,不光能查清“10·5”湄公河惨案的真相,还能从他嘴里得到各种情报,这些情报对于打击金三角各路毒枭、了解金三角各派势力至关重要。
      

        中国、缅甸、泰国都找老挝政府提出移交要求。
       糯康落网当晚,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以及云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时任省公安厅厅长孟苏铁指示境外工作组立即与老挝当地警方交涉,表明中国警方希望老挝警方移交糯康的态度。
       为了确保“争抢”到糯康,孟建柱奋笔疾书,写下了两封表明中国态度的亲笔信,委派刘跃林火速带到老挝,进行交涉。
       这两封信,一封写给老挝国防部长,一封写给老挝公安部长。糯康落网后的次日上午10点,刘跃进飞抵老挝,稍事准备,他立即拜会老挝中央书记处书记、公安部长通班,晚上会见老挝公安部党委常委、警察总局局长西沙瓦,第二天又见到了老挝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当斋·皮芝,他交上了孟建柱的亲笔信,进一步表明中方态度,争取能将糯康移交给中国。
       那段时间,刘跃进奋战在这个没有硝烟的交涉战场上,他的神经时刻紧绷,无论是拜访还是会谈,连续多天睡不好的他,都要保持最佳的态度。咖啡成了他的“提神剂”,多的时候一天要喝三四杯咖啡。
       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谈判,老挝政府和警方郑重决定将糯康移交给中方处理。
       泰、缅等尊重及理解中老两国就糯康移交中国警方达成的协议。这样,在四国紧密合作精神下,国际要犯糯康在没有管辖权国际争议的情况下,顺利移交给中方。
      
      
            2012年5月10日,糯康押解至中国,等待着他的,将是正义的审判!
       2012年11月6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法庭。
       法庭开庭对湄公河中国船员遇害案,即糯康等被告人故意杀人、运输毒品、绑架、劫持船只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审判长晏晖用洪亮的声音宣读了湄公河中国船员遇害案一审判决书:“以故意杀人罪、运输毒品罪、绑架罪、劫持船只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死刑;以故意杀人罪、绑架罪、劫持船只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扎西卡死刑;以故意杀人罪、绑架罪、劫持船只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扎波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以劫持船只罪判处被告人扎拖波有期徒刑八年。同时判决六名被告人连带赔偿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共计人民币六百万元。”
       一审判决后,糯康等6名被告人均以一审量刑过重当庭提出上诉。上诉人糯康及其委托辩护人,桑康·乍萨及其委托辩护人,依莱、扎西卡、扎波、扎拖波及其指定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12月26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护原判的裁定。
       2013年3月1日,糯康、桑康、依莱、扎西卡,被押赴刑场,执行注射死刑。糯康犯罪集团曾是盘踞“金三角”水域的最大武装贩毒团伙,贩毒、运毒、劫财、绑架、杀人,无恶不作。随着糯康等4名罪犯的死刑执行也意味着湄公河“10·5”案件的侦办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全集完



本帖评分记录贡献 收起 理由
一抹彩虹 + 10 好帖, 我不支持谁支持!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73#
发表于 2015-11-6 07:28:10 | 只看该作者
糯康、桑康、依莱、扎西卡,被押赴刑场,执行注射死刑。
得到了他们应有的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