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中国父母活在世上要看多少脸色?(转)

[复制链接] 0
回复
59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11-5 10:4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07文章4227万总阅读

92

  • 分享到

  • [url=][/url]




中国父母活在世上要看多少脸色?2018-11-03 22:00爸爸/科技/妈妈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753篇文章
今天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你上一次对爸妈表现出不耐烦,是因为什么?
我上周在环球时报的微博看到这么一条新闻:
65 岁的妈妈因为不太会使用各种科技智能产品,又怕总问女儿烦到她,于是把自己和女儿的聊天记录打印了出来,贴在各种电器上。
妈妈问女儿怎么用手机看病挂号,女儿给妈妈做了一个示意图。
可末了又补了一句,“ 我都和你说过 800 遍了 ”:
妈妈用语音问女儿,为什么马桶盖老会滋水。
女儿的第一反应是:开会,别发语音。
看到这则新闻,赛赛说自己也干过一模一样的事。
对不会使用科技产品的爸妈很不耐烦。有时即便告诉了他们,也会拖带一句伤害他们的话:
中秋节,想把公司发的礼品册兑换给家里,结果一直不成功。
我到后面有点发急,直接对妈妈发火:你不要再瞎点了。
我们之前写过几篇文章,带着爱吐槽过长辈对于电子产品的惧怕。但有些时候,他们对科技产品的紧张,真的情有可原。
孩子把科技产品的普及当作理所当然。爸妈每一次提问,都有可能遭到白眼: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子女的不耐烦是一种下意识反应,并非刻意伤害。可日积月累,爸妈难免产生自己被抛弃的感觉。
之前在朋友圈里看过一篇文章,标题是《对不起,由于你已经超过 70 岁,你已经不适合活在现代社会了》。
科技产品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方便到不像话。
可科技化社会对老人的伤害,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知乎上有过一个提问:高科技让老人更幸福了吗?
这个提问下,@赵老板 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在超市收银台,一位爷爷因为“有会员码吗?打开手机扫一下” 慌了神。
“ 你这不是欺负老年人吗?你们年轻人那东西谁能搞明白?”
我完全想象到大爷脱口而出这句话时心里的波动有多激烈。
他一定是一下想到了平时经历的种种不方便:
——到处都要移动支付了,用纸币还经常会被拒收;
——去办业务,柜台总和我说用 APP 就行了,有时还不乐意替我办;
——年轻人都在用手机挂号了,可我还要一大早去医院排队。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本来以为可以享福了。
可这个世界突然就变样了,到哪里都不方便了。
这种挫败感,说是被时代抛弃,一点也不为过。
你们也和我说过自己看到的有点无助的家人:
1、外公打麻将打晚了,到了晚上拦不到的士。
有时候明明看着是个绿色的空车,但是招手他就是不听:拦住就说,我是有单子的。
现在外公晚上都没法出远门打麻将了。慢慢觉得自己寸步难行,越来越不爱出门了。@Kya
2、妈妈打电话订蛋糕,客服让我妈直接去公众号订。
妈妈说,自己年纪大了,只会打电话了。
但客服经理说,他不管这方面的事情,让妈妈去公众号慢慢搞。
气得妈妈直接投诉了。
我看了一下,在公众号下单,的确挺方便的:
要是他们能和妈妈简单解释一下怎么用就好了。 @peach
现在很多科技产品和智能服务,我们刚接触的时候,也会被搞得晕头转向。
但我们很少会责怪自己。我们会吐槽设计,吐槽产品和品牌,有时还能扯出一大篇“ 科技以人为本 ”的大道理。
但是爸妈遇到了问题,总觉得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每每碰到这样的状况,老人的心里一半是恼怒,一半是自责。
明明是设计的不周全,却总能轻而易举唤起他们“ 是我跟不上时代 ” 的不安全感。
前几天同事 Cassie 下楼在自助取货柜拿完快递,一个中年男人上前问该怎么用。
Cassie 和中年男人说了两次,中年男人似乎还是没搞明白。
因为赶时间,Cassie 说了一句 ”你再问问别人吧“,就摆摆手走了。
坐回办公室以后,Cassie 说自己有点后悔:
当时真的有点烦躁,想着他怎么这么点事都弄不好。
要是我能再耐心点就好了,也不知道我有没有伤他的心。
我挺明白这种愧疚的。有时我们的轻蔑并不是有心,伤害程度却不会因此减轻。
对于会用的人,机器意味着方便,高效。
比如 95 年的同事总会说,特别感谢自提柜,现在连快递员的电话都不用接了。
但对于不会用的人,机器只有冷漠。
你们也和我说起过这样的故事:
1、医院的验血结果需要自助打印,老人们不会用那个机器。
站在机器旁边好久,想使又怕弄坏了,就这么干站着。
最后还是放弃了,不得不去很远的人工窗口。@焚冰融岩
2、现在上海地铁几乎没有人工充值的柜台了。所以经常会被阿姨拽住,问地铁卡怎么充值。
我一开始觉得现在机器挺好用的,后来才发现,机器上的字对阿姨来说太小太密了,要凑近盯着看很久。
长时间没操作,又会跳回首页,来来回回,怎么都弄不好。@莺
3、我在银行工作,前几天有个 50 多岁的阿姨来开卡。
现在办卡都得用智慧柜台了,有 6、7 处要填。一般的年轻人也不会用,也得我教他们。
但阿姨的难在于,阿姨不会拼音。为了避免违规,银行规定不允许工作人员直接帮客户操作机器。
所以我把字母的位置一个一个告诉她。
最后阿姨还一直向我道歉:是我不会拼音,才浪费了你那么多时间。
每次看到这样的客户都很难过,会想起自己的父母和外婆:
难道仅仅因为不会拼音,就要感觉自己被社会淘汰吗?@Arcee
城市越来越多自动化的机器,以一种理所应当的方式存在着。
可对于老人来说,不考虑他们实际需求的机器意味着忽视、拒绝,意味着有需要时无人可求助,无人会理睬。
但他们的声音太少被听到了。大多数时间,面对这些没有人情味的机器,他们无非是摆摆手离开:
“ 算了,谁让我们老了呢?”
在某期《奇葩说》上,马薇薇提到过自己理工科博士的爸爸不敢用她的触屏电脑。
“国外留学回来的理工科博士爸爸不敢用电脑”,这乍听上去像是个段子,
但是马薇薇最后说的那一句,其实我们很熟悉:
“ 我怕给你用坏了。”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科技产品,家长都会有点陌生,有点害怕。
但他们更怕自己弄坏了以后会被年轻人责备。
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长辈每天都在经历我们想不到的麻烦。
1、现在的智能电视,信号不好的话,父母还是习惯拍一拍。
但是电视插网线,一拍,网线更松了,信号就更不好了。
老年人自己会越拍越急,一边拍一边担心是不是自己把电视搞坏了。@焚冰融岩
2、刚给奶奶买手机的时候,她总说很难充电。我只是埋怨她,怎么会呢,插上就好了啊。
回到老家看到手机充电线,它被奶奶用纸写上了“上”和“下”,还用胶带保护起来。
到现在奶奶点手机都很用力,电话来了都会很用力往上滑。
这大概是她一开始总是接不到电话,后来养成的习惯吧。@小铃铛
总要为这些小事伤神,和孩子提起来了还会不被理解,只能自己琢磨。
这种感觉,实在是有点糟糕。
有些人会说,老年人对科技的怕,是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对新生事物有抗拒心理。
但我们周围的很多长辈,都是一边有点怕高科技,一边很用心地去学,去想办法解决。
一旦成功了学会了,他们会特别高兴。
那是一种终于被儿女接纳了,终于不用觉得自己落后于时代的雀跃。
1、妈妈出门在外,如果碰到机器上的字看不清楚,就用手机拍下来,然后放大看。@小火龙
2、教会了奶奶用微信以后,奶奶变得特别喜欢收集表情包。@小铃铛
3、上次回南京,我说我想吃鸭血粉丝汤,外婆一定要用外卖 APP 给我点一碗。
其实那家店就在我家 500 米外,但是外婆就是不让我去店里吃。
——她就是想告诉我,她也会用手机了。@赛赛
4、我爸刚刚学会玩微信那会,常常按着语音呼叫我,问我为什么不说话。他以为是在打电话。
现在他学会了语音唱歌然后发给我。@linda
5、二姨夫有专门的小本,上面记着所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步骤。
我回家次数少,他会攒很多问题问我,一条一条问我,我就一个一个答。
他记得很认真,学得也开心。
接着让他们自己再试一遍,他就会特别有成就感。@小象
这样的老人家,看着又窝心又心疼。
他们总想跟上我们的步伐:自己一边不想明白,一边要逼着自己明白。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别只顾着自己的马不停蹄,随时留心着帮他们一把,多为他们考虑考虑。
随着年龄的增长,长辈已经失去了很多东西。
别让他们到了晚年,还需要拼尽全力,追上我们。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跟不上科技潮流、感觉自己被抛弃的那一天。这也是天猫小精灵最想解决的问题。
天猫小精灵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概念产品。它会让通电设备变得更加简单易用,为你提供恰到好处的体贴和温暖。天猫小精灵相信,没有人应该被科技所抛弃。
你可以通过这支视频对天猫小精灵的理念有更多了解。视频中有三个和不好用的电器有关的故事,他们的问题你一定也曾经历过。
正值壮年时,我们总是在思考如何让自己不被时代抛弃。
可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命题,是如何让时代不抛弃任何一个人。
没有人应该在为社会付出所有后,却遭遇被时代抛弃的惩罚。
为我们的幸福付出了大半生的父母,不该在后半生变成没人帮助的隐形人。
头图来源:电影《飞越老人院》
他已经在慢慢老去,我们别再遗忘了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来源: 中国父母活在世上要看多少脸色?(转)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