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健康漫谈] 惊呆!运动会加快猝死的步伐?

[复制链接] 0
回复
286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51

主题

332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4299

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3-11 21:3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运动猝死与哪些因素有关?哪些人是运动猝死的高发人群?怎样运动才能避免运动猝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运动?

立春之后,百花争妍,天气变暖,阳光明媚,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参与到跑步、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锻炼项目之中。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毕竟生命在于运动嘛。毫无疑问,要想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锻炼。

然而,近日发生的运动猝死事件让一些人对运动望而却步:2月21日下午,沈阳一位40岁的男性在一家羽毛球馆打球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最终离世。2月23日,江苏泰兴洋思中学一名13岁女学生上体育课猝死。2月28日,武汉一名34岁的白领在家中跑步机锻炼时突然倒地不起,发生猝死。看到这些,不禁让我毛骨悚然,心生疑问:难道运动会加快猝死的步伐?

本来利于人体健康的运动项目何以夺命?对此,不少人感到困惑:运动猝死与哪些因素有关?哪些人是运动猝死的高发人群?怎样运动才能避免运动猝死?我们到底该怎样运动?

下面,请跟着笔者的脚步来一起揭晓答案吧。

一、运动猝死与哪些因素有关?

1、长期超负荷的运动容易造成猝死

大运动量的训练和比赛是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人们的身体素质更加强壮,但是长期超负荷的大运动量,也会导致运动员的心血管产生特异性变化。

有时候,运动性猝死并非运动本身导致,而是高强度持续的运动作为触发因素,诱使有潜在疾病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导致突然死亡。因此,运动也得讲究一个“度”。

2、一些运动的坏习惯容易引起猝死

很多时候,运动性猝死并非简单的运动过量,而是在运动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对呼吸、心跳和神志三项生命体征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又恰恰与我们运动的习惯有一定得关系。比如:运动之前要先热身,如果不做热身运动,一上来就突然加大运动量,心脏就会受不了。运动过后不宜马上蹲坐休息,应做整理活动。否则,会因为马上停止运动而出现意外。因此,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脏,并加快恢复体能、消除肌体疲劳。

如果最近身体很疲劳,最好减少剧烈运动。在伤后、病后、身体不佳、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感冒发烧参加运动时也容易发生运动性猝死。运动时,要抱着娱乐的态度,不要和人比赛、竞争,逞一时之强。

二、猝死高发人群

有以下七类人容易发生运动猝死:

1.既往有心脏病的患者。

2.感冒患者。感冒病毒会引起心肌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导致猝死。感冒后1-3周内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浮肿或晕厥一定要看心内科。感冒未愈不宜带病运动。

3.高血压或心律不齐的人,超负荷的运动容易导致血压急升和心律失常。

4.糖尿病人注意超负荷运动诱发低血糖,而且糖尿病人也常常合并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5.肥胖者部分伴有代谢障碍。

6.未经系统训练和平时体质较差的人群,过大运动量加重心脏负担,引发意外。

7.儿童和年纪过大的老人。

三、怎样运动才能避免运动猝死?

心、脑血管病隐患—剧烈运动—功能障碍—运动性猝死,这种模式已是运动猝死不争的事实,如何阻断这种死亡之链则是预防运动性猝死的必要措施。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运动性猝死。

1、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身体质状况。

运动性猝死发作突然、病程急、病情严重,很难救治,因此定期体检、识别高危对象是预防运动性猝死的关键。定期体检,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自身体质状况,让自己生活过的踏实,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疾病到来之前做到未雨绸缪。

2、科学生活,合理健身。

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可大大减少猝死的几率,是人们防止猝死的良药。比如按生物钟作息,三餐营养要均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高脂和高盐类食品等等。

3、运动需要循序渐进

进行健身运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全面性的原则,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运动和过度训练。如果盲目增加运动强度、提高运动难度,只能适得其反,危害健康。不顾身体的健康状况,一意孤行地盲目进行运动,正是导致运动猝死的重要原因。

4、了解与掌握的运动适应证和禁忌证

如急性病或者慢性病急性发作是参加体育运动的绝对禁忌证。先心病、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肥厚型心肌病等也属于运动禁忌范畴。积极防治心肌炎、心肌病。建议患有流感、急性扁桃体炎、麻疹患者愈后避免过早参加剧烈运动。心理应激或情绪波动后高强度体育锻炼等都属于相对运动禁忌。此外,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应根据活动的类型,制定相应的参与人员“准入制度”,并制定出现紧急情况时的救助预案。

5、能熟悉并掌握初级急救措施

对于全名掌握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在我国还有很多人是完全不会的。而在美国,有超过1/3的民众接受过心肺复苏的急救培训。在中小学里,更是普遍开设复苏急救的培训课程。所以在庞大的中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熟悉并掌握初级的急救措施,以应对突发紧急状况。这一点,不可小觑。

生命在于运动,所以闲暇的时候我们需要加强锻炼。然而,我们生活在如此紧张快节奏的环境里,闲暇几乎没有,锻炼基本谈不上,所以在某一次心血来潮要做锻炼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身体还处在20岁身强力壮的健康状态,殊不知,命运早已悄然给我们肌肤上划开了一个小口子,并慢慢在渗血,让我们猝不及防,猛栽跟头。

因此,我们运动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为了摧毁健康。所以,在每一次运动之前,请认真做一个类似于电脑开机时的那段自检过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