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时事众评] 一些地方出现“闲差受追捧”现象(转)

[复制链接] 0
回复
17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2-26 14:33: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绷紧“为官有为”这根弦(红船观澜)

吴储岐

2019年02月26日04: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为官避事平生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意识到,手中的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付出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种现象:地方机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施工”,涉改单位的大多数干部能调整心态、整装出发,但有少数干部出现懈怠感,想借机构改革“东风”换地养老,一些地方出现“闲差受追捧”的现象。

  “好几个‘一把手’提出想去清闲单位。”一位组织部长告诉记者。原来,本轮机构改革主要是做“减法”,“差额竞争”下,有人不得不由“正”转“副”。比如某县在机构改革前全县党政机构有60多个,改革后全县党政机构减至37个,这意味着许多部门的“一把手”要发生变动。

  “年纪大了,还是主动让贤吧,干点轻松的算了”“提拔不上还闯什么”“干多容易出错,不如少干点”……此类心理让少数涉改单位“一把手”产生了“随遇而安”“坐等退休”的想法。不仅是“一把手”,一些普通干部也萌发了摆脱原来压力较大岗位的想法,希望借此机会到清闲一点的部门去,只要能保持原来待遇即可。

  这些干部看似“主动让贤”,实则是缺乏担当作为精神。试问,事多的单位需要担责,相对清闲的单位就可以对付了事吗?这种思想从根子上就是错误的。工作中,的确发现少数干部存在拈轻怕重的倾向。比如,有的惯当“二传手”,乐于“倒手转卖”,工作能推就推,问题能绕就绕;又比如,有的善做“清谈客”,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花拳绣腿;有的“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如此做法不仅是典型的尸位素餐,更会贻误发展机遇,侵蚀群众的获得感。

  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中国,正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阶段。自古沙场盼良将,历史只会眷顾奋进者。对于广大领导干部而言,甘于无所作为意味着缺少最基本的担当。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明确指出:根据具体情节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

  风云起乃期猛士,鼙鼓动而思良将。为官避事平生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意识到,手中的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付出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要营造一种“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氛围,让敢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良将”脱颖而出,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健康顺利发展。



(责编:马昌、袁勃)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