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当家长们想去改正孩子的行为时

[复制链接] 3
回复
345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5-20 16:00: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不仅是个“拼爹”的年代,更是一个“拼孩子”的年代。父母们在享受孩子们可爱的行为带来的欢乐时,也经常被他们带入恐慌:孩子时不时吸允手指头,是不是有强迫症?小手随便乱摸,到处都是细菌怎么办?玩泥巴是挺开心的,可是泥巴终究是很脏的东西呀。他们想及时订正孩子们的错误行为,但又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不幸的是,当他们总是习惯性地强行禁止,或者用颁布指令似的口吻命令道:“放下,不准摸!”“不要玩xx!”或“不要动xx!”“你怎么这么不爱干净!”“再xx就打小手,知不知道!”
    而更为不幸的是,在这样的相处模式中,孩子逐渐学会了见招拆招,而忘记了成为他们本来的样子,丢失了做自己的机会。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行为”,父母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玩泥巴、用脏话表达情绪、吸允手指等不合理行为的产生,是因为孩子的部分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需要通过这些行为获得满足来达到平衡。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和尊重,且一味遭到禁止,那么,这就是一种指责和控制。有些父母会不自觉地利用自己是孩子的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的供给者的权威角色,给孩子压力:我给你供给,所以你要听我的。这种父母会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并要求孩子即刻停止某种行为。这时候,孩子为了能继续获得父母的爱而不得不暂时委屈自己放下需求而去讨好父母,如果孩子处于第一逆反期(3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反抗父母的强制。反抗失败时,孩子会逐渐陷入孤僻或陷入更深地讨好。
  有些父母则反其道行之,因为宠爱孩子而无休止地满足他,纵容种种不良行为。而这只会促成类似李天一的教育悲剧。这种因宠溺而不忍心订正孩子的行为,是一种“讨好”,父母把孩子的需求放在无比至上的位置,为了让孩子开心而忍耐了自己的管教。殊不知当父母把自己放得卑微的时候,孩子就失去了依靠,而只能放纵自己的欲望来获得心理的满足感。
  还有些父母看似开明,会非常耐心地给孩子讲解是非对错,这种叫做“超理智”。不该玩泥巴、不该啃手指等等,不严厉打骂而是理智地讲道理是正确的,但是过于理智反而会伤害孩子。这种沟通方式的滑稽之处在于,孩子尤其是幼儿期的孩子尚处在“直觉行动思维”的阶段,他们采用直观的行为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该阶段的孩子是无法判断对错的,他们唯一懂得的就是当有需求的时候需要得到满足。所以,此阶段“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
  我们都知道,当人际沟通采用了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时,人际关系就会效率很低甚至负向亲近。亲子关系亦然,当父母采用不健康的沟通方式去应对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只会日益凸显出问题。而采取有效的、健康的方式和孩子互动,及时地订正错误行为,则能避免陷入控制、讨好、超理智的怪圈。
  哪里来的“不对”呢?不要让自己的固有思维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别人的意见和做法与你不一致在生活中太过于常见。成熟的人的做法是虚心向对方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不成熟的人的做法则是“我才是对的,你肯定错了”。亲子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否大人比孩子多了二三十年的经验就一定是对的呢?
  邹奇奇,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曾经发表《成年人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什么》的演讲震撼全球,她向全世界的大人们发出疑问:“你上次被评价为‘幼稚’是什么时候?像我这样的孩子,被称作‘幼稚’是件常有的事。每一次我们提出无理的要求,或者是做出异于常人的表现时,我们就被称作‘幼稚',这真的很让我为之烦恼。”其实,当孩子在用自己视角看待问题的时候,只是与大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已。除了那些危及他生命的行为需要被制止之外,大人们也需要向孩子们学习,他们的视角里自有你意想不到的美丽。
  是否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成年人的认知经验,就是不对或不好的呢?这不得而知,我是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玩泥巴啃手指从来没有人制止。当长大后回忆起童年时光时,我觉得那时候的泥巴给了我无比的快乐。成年人“自以为是”地只看到了消极一面,比如“脏”、“细菌”,而从来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用心感受那些游戏带来的乐趣。也许,父母可以试着放下“我是大人,我的话就是权威”的观点,试着去尊重孩子的视角,带着尊重和平等去沟通意见,孩子就能用开放的态度接受观点。
  是陪伴,是鼓励,而不是强求与控制。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说“父母”是一个高难度的角色。因为既需要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开心相处,懂得尊重彼此的观点,又需要维持做父母的“供给者”和“教育者”的角色,甚至还得在精疲力竭的时候扮演上帝,对孩子的需求无限满足,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的心理同样有需求,像身体对于食物有需求一样。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需求都需要依赖于父母。
  无条件的、有安全感的爱是孩子的第一心理需求,也是低层的需求。孩子需要感受到爸爸妈妈这样的爱:无论我好与坏、对与错,你们都是爱我的,都不会抛弃我。有如此信念的孩子才会敢于自由地做自己,自由地快乐,自由地成长。但是在“控制”、“讨好”与“超理智”里,孩子会渐渐感受不到这种爱。
  在“控制”里,孩子很容易就感受到做哪些行为才是被爱的,而哪些不是,仿佛再不听话就会被抛弃。甚至,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赤裸裸的威胁,“你再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虽是玩笑话,但可想而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激起了几多涟漪。
  在“讨好”里,父母把成年的自己放在过于卑微的位置,一切以孩子为重,却让孩子无法感受到如大树般高大安全的庇护,只觉得自己是一个断了线的风筝而无处可逃,被放任自流而无人帮他树立一个有威严,有爱和安全感的形象。
  在“超理智”里,那些大道理被理所当然地提升到训导的层面,而此时,爱就不自觉地被隐藏了。这一点在家庭伴侣的亲密关系中也很常见,例如当你过于和伴侣讲道理、分析对错的时候,爱恰恰就被忽略掉了。
  这时候,父母需要带着无条件的爱和坚实的安全感去和孩子相处在一起。先表达爱,然后沟通。让孩子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被爱的,不会被抛弃的。而这就是真正的陪伴。
  成长和探索是人成长的基石,是孩子的第二心理需求,也是高层的需求。需求的背后是认可。孩子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象征性的游戏来完成对世界的探索,并期待父母可以表达“你很棒”的认可,并不吝用鼓励推动自己继续探索。玩泥巴、爬桌子、说脏话等行为都属于象征性的游戏,是孩子自发选择的一种方式。这时候,父母需要在认可的基础上去鼓励孩子做一些可以满足自身需求的事情,而不是强制禁止。阻止一个行为的最好方式是替代,而不是强行禁止或纵容。当他的需求在另外一件事上渐渐被满足的时候,原先的行为就自然被替换而没有留下任何伤害。
  所以,当父母们想去订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需要反思自己惯用的那些话语和行为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反思是否要把自己的标准答案强加给孩子,反思是否可以选择一种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方式来替换错误的行为,而更为重要的是,要确定孩子的心里此时仍然充溢着满满的爱和信任。



绿洲心理.jpg (50.67 KB, 下载次数: 3)

绿洲心理.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帖子

41

积分

陪戎校尉(从九品)

Rank: 1

积分
41

内测之星

沙发
发表于 2015-5-20 17:10: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帖子

41

积分

陪戎校尉(从九品)

Rank: 1

积分
41

内测之星

板凳
发表于 2015-5-20 17:2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蹲下来,在孩子的世界里看事件,说服自己慢点表达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5-20 17:37:18 | 只看该作者
当父母们想去订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需要反思自己惯用的那些话语和行为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反思是否要把自己的标准答案强加给孩子,反思是否可以选择一种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方式来替换错误的行为,而更为重要的是,要确定孩子的心里此时仍然充溢着满满的爱和信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