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健康漫谈] 高血压朋友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异常指标

[复制链接] 4
回复
69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51

主题

332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4299

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2-13 18: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70-80%的高血压患者都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摄盐过多,过食膏粱厚味,高热量食物,缺乏规律的体育活动,体重超标,或肥胖,长期饮酒,吸烟,静坐不动,紧张,焦虑,工作压力大等不良行为方式。高血压患者往往同时合并有多个异常指标和临床疾患。对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通常无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不少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只是在体检或偶然测血压才发现自己血压升高;还有一部分是患了心脏病、中风,肾功能衰竭、少尿,才知道自己已经患了严重的高血压。那么经过体检化验发现的很多异常项目,哪些异常项目需要我们在监测血压的同时重点关注及时处理,才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1

血脂异常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临床上化验的血脂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血脂会沉积到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像自来水管中的“水垢”,会造成血管腔狭窄,斑块破损诱发血栓形成。
  据统计50%的高血压朋友伴有血脂升高;反过来说,血脂升高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达到50%。由于血脂升高可没有任何不适,所以只要通过体检或定期化验才能发现血脂异常。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甚至消退,有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同时明显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血脂异常的治疗首先是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经过3个月的调理,血脂指标未恢复正常者,需要药物治疗。
  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
  但是要使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斑块缩小或消退,必须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因为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输工具,可以将血管壁内膜上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成为有用的营养物质。
  降脂药物首选他汀类降脂药,例如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洛伐他汀等;甘油三脂升高者选择贝特类药物;如果一种药物治疗不能达标,他汀类可以和其他种类降脂药联合应用,例如贝特类,烟酸,胆酸螯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鱼油制剂等,但需特别谨慎,权衡利弊后再作决定。
  对此类患者的降压药物,尽量少用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但需注意,控制血压是第一位的,不要因小失大。


2

血液粘稠度增高
  高血压患者往往有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活动度增高,再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容易发生聚集形成血栓;同时血液中凝血和纤溶系统平衡失调,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容易发生凝固,导致血栓形成。
  实验室试验和大量临床观察表明,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预防血栓的形成,有下列情况者建议应用阿司匹林:
  1) 高血压合并有左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血肌酐轻度升高,微量白蛋白尿,血糖偏高,2型糖尿病。
  2)男性大于50岁,女性绝经后,长期吸烟,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异常,血脂升高,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3)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4)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预防剂量建议75-100mg/日,治疗剂量建议100mg/日;对于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建议应用氯吡格雷,剂量50-75mg/日。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血压检测控制在160/90mmHg,才可以应用阿司匹林,血压超过180/100mmHg评估风险,暂缓或暂停阿司匹林的使用。
  有消化道溃疡、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出血史,出血倾向,血小板降低者,严重肝病者不能用阿司匹林。
  因其他疾病必须服皮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者,可同时服用胃粘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
  治疗中出现出血情况,立即停用阿司匹林。


3

高血糖
  约18%的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约50-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常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增加。
  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肾病的发生率,但未能降低脑卒中,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
  血管控制应该采取个体化的方案,一般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控制在7.0%以下;老年、身体虚弱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8.0%或更高。
  降压药物建议选用对血糖、血脂代谢无不良影响,甚至可以改善脂、糖代谢的药物,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培哚普利、福辛普利、卡托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或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例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也可选用对血糖、血脂代谢无影响的钙离子拮抗剂,例如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拉西地平等。


4

高尿酸血症
  尿酸作为心血管的一个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尿酸血症可以使高血压发生的机会增多,血压变得不容易控制,造成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升高原因系摄入高嘌呤食物过多,体内核酸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有关。
  血尿酸升高与有无痛风发作无对等关系,有些人尿酸轻微升高即发生痛风,而有些人尿酸升的很高,也无痛风发作,此种情况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的治疗首先是改变生活方式,少吃含嘌呤丰富的食物,例如海鲜、动物内脏、禽类皮、啤酒、红肉等,特别是海鲜和啤酒同时进食,易产生高尿酸血症;每日饮水保持在1500ml以上,保证一天当中均匀补水;戒烟酒;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很重要,还要坚持体育锻炼。
  尽量避免使用可以使尿酸升高的药物,例如利尿剂(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皮质激素、胰岛素等。
  如血尿酸明显升高,经生活调理3-6月无明显下降,建议服用降尿酸药物,推荐别嘌呤醇,注意过敏体质者慎用。
  降压药物建议选用可降低尿酸的高血压药物,例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培哚普利、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及雷米普利等。


5

体重指数(BMI≥30kg/㎡)
  建议无高血压的朋友维持健康体重指数小于(BMI25 kg/㎡),控制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在正常范围。BMI≥30kg/㎡属于肥胖,肥胖者容易合并高血压,容易发生脂代谢、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引起代谢综合征。
  治疗上首先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增加体育运动来减轻体重;建议合理选择高血压药物,最好选用对血脂、血糖代谢有好处的药物,例如沙坦类、普利类,也可选择钙离子拮抗剂,例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2-14 10:34: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一定注意。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1

主题

332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4299

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0:46:04 | 只看该作者
盐城越野行走 发表于 2016-2-14 10:34
学习了,一定注意。

多走路有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2-14 11:11:1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绝对的。哈哈。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2

帖子

3411

积分

定远将军(正五品)

Rank: 10Rank: 10

积分
3411
5#
发表于 2016-3-11 15:1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