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人物掌故] 东台籍雕塑大师吴为山教授

[复制链接] 30
回复
50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7-23 17:38: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国当代雕塑大师、法兰西学院主席、终身院士克罗德·阿巴吉有次访问中国时,在中国国家画院的花园里看见一座青铜雕塑。那是一位身着长衫、美髯飘飘的老人,手里拿着笔和纸本,正极目远眺,摹写眼前的景物。
    写意的手法,洗练的语言,传神的韵致。面对这尊雕像,阿巴吉立即拿出速写本开始临摹,并用汉字抄写下作品的名字——黄宾虹。
    回到法国不久,阿巴吉在巴黎偶然遇到了雕塑家吴为山,两人迅速在艺术上找到了共同语言。阿巴吉拿出临摹了黄宾虹雕塑的速写本,对这位中国的艺术同行说,他在中国看到一件非常出色的雕塑。
吴为山告诉阿巴吉,这正是自己的作品。素昧平生,偶然相遇,两位雕塑家却通过“黄宾虹”的牵线一下子成为知音。
四次高考
    1962年,吴为山出生于江苏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中学老师,国学功底深厚。童年的记忆中,吴为山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里的藏书,尤其是古代名画册特别多。
    九岁时,吴为山全家随父母下放到苏北农村。那时,他刚开始学画画,“老师”便是家里的画册和瓷碗上的青花。下放到农村后,“老师”则换成广阔的原野和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
    那时学画,对于吴为山来说,只是个爱好,高中毕业时,他报考选择的还是理工科。虽不是心甘情愿,可连老师都说,实现“四个现代化”靠的不是画画,而是数理化。
    可是,连续考了两年,阴差阳错,吴为山都离录取分数线差了一分。第二年考完之后,县里招生办来动员,让他到无锡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去学习泥塑。
    父亲亲自送吴为山来到工艺美校。见学校小、学生少,儿子对父亲说不愿上这个学校,要回家去。父亲写了一首诗鼓励他,说人要立大志,学数理化可以报国,学泥塑也可以报国。
    正是父亲的这首诗,将少年吴为山留在了向世界雕塑高峰攀登的出发点上。
    学了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吴为山竟爱上了这里。师傅们教他做惠山泥人、阿福,塑《西厢记》《牡丹亭》《打渔杀家》等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将民间艺术和智慧点点滴滴传授给吴为山。
    当时,一些受到政治运动冲击的“右派”大学老师,有的还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因未落实政策而留在学校教书。素描、雕塑、油画等西洋艺术与色彩绚烂的中国民间彩塑,惠山泥人与大卫,西洋雕塑的写实与中国民间雕塑的写意,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着“对话”,也给了吴为山艺术上的启蒙。
    两年的泥塑学习不仅为吴为山打下了艺术的基础,也让他对泥土有了别样的感情。
    20岁那年,吴为山在回故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再次参加高考,竟被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同时录取。但遗憾和无奈的是,去南京艺术学院报到时,学院按当时工作不满两年无高考资格的规定,拒不接收他。
    于是,吴为山转投南京师范学院,本以为柳暗花明,不料上了不到两个月的课,学校也以同样的理由让他退学了。
    无奈之下,吴为山回到故乡一家小工厂上班,没有想到,他的第四次备战高考竟是从厂里一间安静的“书房”开始的。
    厂长见设计玩具图案的吴为山有才华,努力且和善,便在厂里安排了一个小房间,让他每天到工厂后不用上班,而是去那里读书学习备考,每个月仍有几十元工资。
    第四次高考,吴为山又一次被两所大学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曾想留住他而终未留住的南京师范学院。
艺术之根
    吴为山的第一件雕塑精品——林散之塑像,诞生在南京这片温润的土地上。在此地,他还留下了许多精品力作,包括其规模最大的雕塑作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群雕》,而南京博物院等一批机构也纷纷建立了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吴为山雕塑工作室等。
    林散之、钱松岩、萧娴、宋文治等许多文化名家,都是吴为山嫡亲伯祖父、大学者高二适的至交。虽然,吴为山到南京读大学时,伯祖父已故去数年,但他仍得到了林散之的教诲关爱。
    在南京师范学院学习油画并留校执教多年的吴为山,曾特意到北京大学进修了一年心理学。少年时就常常听到父亲说文学就是人学,当他学习并从事艺术,深入研究美术史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的根本还是关于人的学问。
    吴为山到北京大学进修,期望自己在这个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进修期间,他撰写了《视觉艺术心理》一书。
    学习愈久,思考愈深。吴为山从北京回到学校后,立即着手建立雕塑教研室。他认为,大学的美术院系里,不管任何专业都应该学习雕塑,了解人类的原始造型方式。全人类都是从原始艺术的意象过渡到写实的,要在大学中建立雕塑教研室,将西方雕塑的写实和中国雕塑的写意结合起来研究。
34岁那年夏天,吴为山应荷兰艺术基金会邀请,作为交流学者赴荷兰参加“中荷红白蓝艺术项目”研究。在欧洲陶艺中心,他向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展示了自己多年来创作的历史文化名人肖像雕塑,生动展示了用雕塑艺术书写的中国文化史。
    当曾经访问过中国并与费孝通会见过的荷中友好协会主席林德尔斯见到吴为山塑的费孝通雕像时,感到格外震惊,对这件传神之作赞赏有加。
    于是,林德尔斯向吴为山索要了他的艺术资料,并请求荷兰政府邀请这位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雕塑家为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塑像。
    吴为山接受了这一盛情邀请。高贵的神情,睿智的目光,如郁金香花般迷人的微笑,吴为山用雕塑艺术定格了贝娅特丽克丝女王这一美好的瞬间。
    也是在欧洲陶艺中心,美国的陶艺大师高森秋夫因欣赏吴为山的艺术才华,邀请他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在旧金山举行雕塑展览。
    展览带去的三十多件小型雕塑作品,深受业界同行的关注和赞许。而在美期间,一个从南京打来的越洋电话,又一次激励吴为山翻开了艺术人生的新篇章。
    当时,吴为山还是南京师范学院的一名讲师,但南京大学决定请他来校执教,并通过学术机构评定其为教授。学校专门成立雕塑艺术研究所,聘请他为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当吴为山登上归国的航班时,全新的工作和使命已急切地等待着他了。
    那一年,吴为山36岁。
写意雕塑
    在欧洲陶艺中心,吴为山听到了各国艺术同行对他作品的称赞,但他更渴望在自己的雕塑中建立和展现只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
    从欧洲回来后,吴为山立即到麦积山石窟去考察,紧接着的美国之行结束后,又到大足石刻、敦煌石窟考察。他深刻地察觉到,中国古代雕塑并没有被真正认识、利用、挖掘,其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一面便是写意。
    在美国博物馆中观赏了诸多西洋雕塑后,吴为山在中国馆被一尊隋代佛像深深吸引,不禁落泪。他想,那个雕出如此美妙佛像的工匠,绝对不会想到一千多年后,一个中国雕塑家会在他那妙手雕刻出的微笑面前,强烈感受到东方神秘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一种温润和善良。
    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吴为山访问了一批在美国的欧洲裔老艺术家,他们对于中国古老艺术的赞许也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吴为山曾深入密林,拜访一位98岁的德裔老艺术家。老者看过吴为山雕塑作品的照片后,问他是否去过巴黎。吴为山说他只在巴黎待过三个月,老者耸了耸鼻子说:“太少了,太少了,至少要待十年,那里的空气都充满了艺术。但最重要的是,你要赶快回到中国,因为美国到处都是商业,真正的艺术在东方,在中国!”
    美国旧金山政府曾邀请吴为山在缪尔森林公园塑一个雕像,如果吴为山愿意,还可以留他在美国从事艺术创作。
    可是,吴为山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观看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展》后,那种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的强烈反差,让他越来越热爱中华文化。他觉得,任何一种植物,无论是树木还是青草,都要有自己的土壤。
怀着一种如此渴望的心情,吴为山回到了中国。
    在中国美术馆的室外草坪上,伫立着一尊吴为山创作的齐白石塑像,老人一派仙风道骨。
    其实,吴为山塑了不止一尊齐白石雕像,而他最初的创作灵感,就是萌生于齐白石的一幅画:一块巨石,水墨挥洒,笔触淋漓,上面栖息着一只小鸟。
    吴为山觉得,这石头很像穿着长衫的白石翁,而鸟与石头形成的轮廓又恰似老人微倾的头。随后,他又联想到白石老人画中大片芭蕉与草虫的配合,如此大与小、粗犷与细致的对比,正体现了这位画坛巨擘在艺术中追求的美学精神。
    在这种感觉之下,吴为山塑了齐白石雕像,手法十分写意。倘若要用老人的照片来认真对比,没有一处是“准确”的,可总体看,却又极似白石老人应有的长相。
    许多中国画家看了吴为山塑的齐白石雕像后都说:这就是齐白石!其实,他们当中大多数没有见过齐白石本人,而吴为山在雕像中的传神,已远远胜过了雕像的形似。
    有一次,杨振宁到南京博物院参观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他拉着吴为山的手要拍一张合影,说要将照片寄给居住在巴黎的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期望他有一天回到故乡南京来看看。
    2002年,时逢南京大学百年华诞,吴为山与学校向杨振宁发出邀请,邀其参加南京大学的百年庆典。同时,吴为山还与年过八旬的熊秉明一起为南京大学百年华诞创作了雕塑《孺子牛》。
回到巴黎后,熊秉明写文章谈起他对写意雕塑的赞许:吴为山谈到了写意雕塑,这个词造得好!有中国艺术的真精神,而且,他已经在实践了。
    在主持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工作期间,吴为山提出了“写意雕塑”的理念,其核心是继承中国绘画、书法、雕塑的民族传统,吸收欧洲古典写实的精髓和二十世纪视觉艺术革命的成果,在文化思辨与自然意象的双重体悟中,塑造出屹立于时间与空间的艺术作品。
    南京博物院建立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并收藏他的一大批文化名人塑像,而一些不认识吴为山的人听到他的名字时,很惊奇地对他说,我们楼下有个雕塑馆,竟然与你的名字一样。他们丝毫想象不到,眼前这位只有37岁的年轻人,会与一家著名博物院中的名人雕塑馆有什么关系,只觉得是一个同名的人罢了。
    中国美术家协会等机构联合举办《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当吴为山以99件雕塑精品亮相中国美术馆时,不少人仍然感觉他如横空出世一般。
    2007年,吴为山创作了伫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的一组跨度数千米、两百多个人物形象的大型雕塑。吴为山眷恋着这片热土,热爱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思考着中华民族在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枪口和屠刀时的深重灾难。
    吴为山将浓烈的个人情感融入深厚的民族情感,以自己长期追求和向往的写意雕塑的形式和方法,在这片江南故乡的土地上,创作并屹立起史诗般的大型群雕。他用饱含情感的视角和双手,将国破家亡的民族苦难深刻而强烈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2014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举行,吴为山刻在雕塑群上的那首诗歌,又一次回响在纪念馆上空——
    “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在中外艺术史上,所有能够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杰出作品的创作过程,都需要一位艺术家把思想、情感乃至整个生命投注进去,吴为山以极为强烈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以及他一贯坚持的人文关怀精神,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群雕创作中找到了恰当表达的切入点,也就是从人类普遍的情感和精神出发,从人性出发,向历史的纵深处探究;吴为山在群雕的整体节奏、造型和视觉的相关性上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突出了悲愤、苦难与抗争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主题内涵。
吴为山在这个大型群雕中所呈现的缜密思考,完整而深刻地表现的重大主题,甚至让著名美术家、清华大学教授袁运甫想到半个世纪前,中国雕塑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中的伟大创作。袁运甫认为,吴为山这一创作的分量和规模,不亚于当年雕塑家所承担的思想和艺术主题。
    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院长季拉尔多·罗·鲁索说,吴为山以简约而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遭受劫难的民族同胞,令观众深刻地体会到悲剧的力量。吴为山的艺术是青铜铸就的东方之魂。
这一悲壮而感人的组雕,还曾制作成小稿作为国礼赠送给耶路撒冷,获得广泛赞誉。
文心铸魂
    2014年6月初,为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兰西学院承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支持、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美爵基金会协办的《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吴为山和年长他32岁的克罗德·阿巴吉以各自的20件雕塑作品和20幅绘画进行了一次心灵对话。《天人合一·老子》与《旅行者》、《忧伤》与《阿炳》、《气息》与《三乐神》、《层叠》与《战神》……吴为山、阿巴吉雕塑作品的相互对应,形成了独立存在的个体和相互呼应的整体。
吴为山的《孔子》两侧,分别是阿巴吉的《守护者》和《演讲人》,两位艺术家的雕塑仿佛心有灵犀,在展厅里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三年前,吴为山雕塑作品国际巡展相继在英国皇家美术院、纽约联合国总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罗马威尼斯宫举行,他成为继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四位中国艺术大师之后又一个在威尼斯宫举行展览的中国艺术家和第一个中国雕塑家。
    当时,意大利国会决定,将吴为山在《超越时空的对话》中雕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和中国艺术大师齐白石,永远收藏在威尼斯宫。
    如今,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的雕塑家吴为山,在他开创的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中孜孜以求,以其出色的艺术创作相继荣膺英国皇家“攀格林奖”、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首届中华艺文奖和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等众多重要艺术奖项。他的雕塑《天人合一·老子》曾获得巴黎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雕塑唯一金奖,成为展览举办一百二十多年来荣膺该奖的首位中国艺术家。
    二十多年来,吴为山以朴素的自然中的人和历史上、生活中具有文化的人为塑造对象,创作了数百尊充满诗意和灵性的雕塑。在他的心灵世界里,始终追寻着“人”的主题,始终仰望着那些既融于大众又独立的行者;在艺术上,他追求着那似与不似间的精妙平衡;在精神上,他崇尚在无垠天地间心与物游的理想境界;在审美上,他最钟爱的是诗性和意象。
    写意雕塑,文心铸魂,独树一帜,诗风荡漾。吴为山用他智慧的双手赋予了青铜和石头永恒的生命。
吴为山曾说,在中国,“写”的意思有多重解释,其用于艺术上,一方面指描绘自然对象,即“写真”“写生”;另一层意思是“写心”,主观抒写、抒发,是艺术家心灵的再现。而“意”也有多义,写意雕塑中的意,在更多意义上指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融汇于大千万象的意。因此,它具有广阔包容的文化胸怀,也富有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形式。
    吴为山说,他的艺术人生将在写意雕塑中找到更为深远而宏阔的空间。
    雕塑作品《孔子》被英国剑桥菲兹·威廉博物馆收藏后,吴为山经常会接到去英国旅游的朋友打来的越洋电话,说本来是慕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名,想去剑桥追寻一点当年诗人的浪漫踪迹,结果诗人的踪迹没有找到,却在博物馆里看见了收藏在英伦的吴为山的雕塑作品。
    而吴为山的《孔子》《问道》等雕塑作品,也相继落成或陈列于丹麦安徒生大街的中国文化中心、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大使馆。
    “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联合国特展”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伫立在雕塑作品前说,当他看到中国小女孩的塑像时,便立刻联想到那些企望联合国保护她们尊严、平等和机遇的女性;而孔子的雕塑则让他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
    潘基文说,儒家思想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孔子教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至今日,这番话依然是真理。
    潘基文还将自己用毛笔题写的“上善若水”四个汉字的书法条幅赠送给吴为山,感谢这位中国雕塑家用智慧的双手创作出如此杰出的作品,并与全世界分享。他热情称赞吴为山的雕塑蕴含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全人类的灵魂。
    如今,正如潘基文的赞许一样,吴为山的雕塑,已经成为一种蕴含中国历史和传达中国精神的文化符号,为世界上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和喜爱。
                                                             (本文作者:谌强)

吴为山简介
    吴为山,男,江苏东台人,1962年1月生。具有国际影响的雕塑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英国皇家“攀格林奖”、首届中华艺文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成员,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会员。
    吴为山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生命题,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在中国雕塑创作中的融渗和表现,创作了大量的历史人物雕塑,遍布世界许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赞:吴为山作品表现了全人类的灵魂。
    吴为山教授首创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的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出版多部理论著作。这是对中国雕塑优秀传统的全面总结,对中国雕塑当下创作的发展方向起到极大的引领作用。
    吴为山教授长期以来积极推动当代中国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帖评分记录贡献 收起 理由
盐城越野行走 + 30 很给力!我要给你32个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7-23 18:39:59 | 只看该作者
吴为山,我们东台人的骄傲。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20:04:2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如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7-23 20:19:20 | 只看该作者
吴为山还为吴氏家祠题写了门联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7:12:28 | 只看该作者
据说请他时,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34

帖子

3624

积分

定远将军(正五品)

Rank: 10Rank: 10

积分
3624

人气网友

6#
发表于 2015-7-24 19:29:28 | 只看该作者
大师风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25 04:45:48 | 只看该作者
绝对是啊。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34

帖子

3624

积分

定远将军(正五品)

Rank: 10Rank: 10

积分
3624

人气网友

8#
发表于 2015-7-25 08:20:16 | 只看该作者
大师的雕塑厉害啊,在全世界都有巨大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5:27:00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142

帖子

3880

积分

定远将军(正五品)

Rank: 10Rank: 10

积分
3880

人气网友

10#
发表于 2015-7-25 23:19:02 | 只看该作者
大师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夫人、林散之和齐白石的塑像,被相关国家和博物馆永久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7-25 23:37:59 | 只看该作者
大师有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856

帖子

5614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614

人气网友

12#
发表于 2015-7-26 09:17:05 | 只看该作者
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7-26 14:48:27 | 只看该作者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34

帖子

3624

积分

定远将军(正五品)

Rank: 10Rank: 10

积分
3624

人气网友

14#
发表于 2015-7-26 19:50:03 | 只看该作者
他有好几幅画被相关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9:04:58 | 只看该作者
奥。恭喜恭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7-27 09:08:26 | 只看该作者
很不简单啊,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77

帖子

2462

积分

游骑将军(从五品)

Rank: 9

积分
2462

人气网友

17#
发表于 2015-7-27 14:09:5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8:05:19 | 只看该作者
他是东台时堰人,但他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7-28 07:47:04 | 只看该作者
一抹彩虹 发表于 2015-7-27 18:05
他是东台时堰人,但他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

严重同意,。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434

帖子

8156

积分

宣威将军(从四品)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56

人气网友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0:11: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