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群文沙龙] 今天如何吟唱古典诗词(转)

[复制链接] 6
回复
695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7-2 08: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如何吟唱古典诗词
2017-07-01 05:0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何洋(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音乐制作人)
  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与歌原为一体,是文学与音乐在艺术审美层面的有机结合,是人类通过有声语言表达自身情感体验最自然的艺术形式。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诗经》三百零五篇,孔子用琴、瑟等来伴奏、歌唱,也用来教育学生。《墨子·公孟》中“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的阐述也说明了,诗原本就是一门可以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多种演绎手法来展现的综合艺术。从历史角度看,两千多年来,我国诗歌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是并驾齐驱的。从《诗经》的雅乐范本、《楚辞》淳朴清新的地域民歌元素,到汉乐府叙事篇章中丰富多样的演唱、伴奏形式,再到唐诗中精雕细琢的音韵、结构特点,以及宋词曲牌中华丽绚烂的器乐化音乐语言的广泛应用、文体与曲体的高度统一等等,可以说,诗歌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传播效应的文化载体,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推动并引领着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潮流。在文化功能与审美理念层面,古典诗歌与传统音乐也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不论是礼乐的教化思想、雅乐的审美情趣,还是文人音乐的言志风格、民俗音乐的叙事手法,都可以看作是在诗的艺术范畴下,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凝练结合与高度统一。
  然而,今天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古典诗词作品,大多只是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一方面,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诗歌作品演绎完整记录文献的严重遗失、损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特殊性与多样性,造成了古代诗词音乐溯源与音响复原的诸多困境。因此,古典诗词作品的创作初衷虽饱含音乐元素,但如今大多却只能通过朗诵的方式来传承和推广,这不能不说是文化艺术传播中的一大憾事。
  音乐的丧失,影响了今人对古典诗词整体风貌的感知、欣赏。中国的古典诗词,如果不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那就少了品赏诗词的一个天然维度。
  什么是诗词吟唱?
  吟,《辞海》释为“吟咏、作诗”,就是依着一定腔调缓慢地、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的读,是一种不急不慢,韵律性极强的诵读。唱,是依照乐律发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歌唱。诗词吟唱表演性强,一般都有乐谱可依,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古典诗词音乐美的升华。无论是古乐谱文献中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歌曲,还是当代音乐家依词配曲的新作,都有着强烈的声音艺术美感。
  当前,国学热、诗词热已然成为新兴的社会浪潮,如何更好地将经典与时尚融合,让古典诗词吟唱推广开来,并重新绽放艺术的光彩,是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夙愿。在这方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作出了不懈的尝试、努力,创作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古诗词吟唱作品。项目团队借鉴近年来我国传统音乐研究领域乐律学、古谱学、音乐考古学的最新成果,从《瑟谱》《白石道人歌曲》《九宫大成》《魏氏乐谱》《碎金词谱》等20余种古乐谱文献中,辑录出原汁原味的古人歌诗曲调,同时,参考古典诗词吟诵大家们的吟诵作品,积极整理、保存、传承当代吟诵大家的吟诵曲调。通过“古乐谱译编”与“传统吟诵调改编”的手法,项目团队力图将古老的诗词音乐作品,通过现代的记谱方式和专业的音乐编配、制作模式,以及“文人唱诗”的演绎手法,使其重新绽放艺术的美感。一般来说,古乐谱的记录比较简约,只有大概的曲调轮廓,调式、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都不清晰;传统吟诵调的音乐表现又相对自由,在传唱过程中加入了吟诵者各自的主观即兴成分,曲式结构不甚规范。结合这些特点,创编人员通过对不同版本古代歌诗乐谱的反复对比,和不同专家吟诵曲调的细致研读,选择、整理出艺术性更为丰富的旋律曲调,再根据每首作品内容设计定调、节奏型、段落结构、演唱风格等细节。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的和声、编曲技术与数字音频技术,结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取向与诗歌的传唱特点进行演唱录音制作,并通过互联网推广开来。种种努力,只为用现代的传播方式传承经典,服务社会,拉近古诗词、传统音乐与当前普通受众的距离,将失落的古代歌诗传统捡拾起来,传下去。
  现代人吟唱古典诗词,有两方面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是“古”,古典诗词的文辞与文体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曲调也出自古人吟唱诗词的乐谱或代代相传的吟诵调,我们必须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环境出发,准确把握古代诗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是“新”,经典是常在常新的,我们也应该立足于现代土壤,以现代的声音艺术语言来诠释古典诗词,实现古典与现代的精神沟通,而不是单纯的复古。只有沟通古典与现代,才能在歌唱中全面展现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意境。
  因时代邈远、文献记录不足,对于古人究竟是怎样吟唱诗词,我们知之甚少。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语音的变化,现代人吟唱诗词,显然无法百分百复原古人。在坚持还原古人诗词吟唱乐谱的前提下,诗词吟唱的方法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应有所变化与发展:
  一、用普通话吟唱。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仅汉语中就有许许多多的地方语言。用这些方言吟唱、吟诵诗词,平仄分明,节奏抑扬,很有韵味。但这对于普及中华文化是不利的。而且古诗词中的语词有属于其特定时代的发音,现代汉语的语音与古汉语的语音已有很大区别,不可能在现代完全复原古汉语的发音。所以,在推行普通话的今天,无论吟诵还是吟唱,都要倡导以普通话的方式推广。
  二、体悟诗词意境。古诗词言简义丰,吟唱诗词,首先要了解其作者和创作背景,这样有利于我们理解诗词里的情感。体会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我们就能确定吟唱的感情基调。确定了感情的基调,我们还要咬文嚼字,从古代汉语出发,了解每一个字背后的深厚情感内涵。只有在情感上贴近诗词,才能在吟唱时完美呈现。
  三、语调抑扬起伏。从古至今,吟唱、吟诵诗词都要求吐字清晰,发音明朗,特别是咬字归韵一直被大家所强调。还要特别注意传统诗词的格律,即“平平仄仄”抑扬交替的规律,平声长,仄声短。汉语中一些词的古音和现在的普通话是不一样的,对诗词平仄的判断还是应该根据古音来判断。这就需要我们多积累古代“小学”的知识。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道:“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只有字正腔圆、声音张弛有度、节奏韵律抑扬起伏的吟唱,才能体现出古典诗词的韵味。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1日 11版)[url=http://www.gmw.cn/][/url]
[责任编辑:潘兴彪]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云麾将军(从三品)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0167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沙发
发表于 2017-7-3 05:0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评分记录花贝 收起 理由
昧思居主 + 15 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物是人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07:11:3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7-3 11:05:50 | 只看该作者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1:52:58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7-3 16:25:5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也来个把酒吟诗,感受感受古风古韵。
《文化娱乐》,与您共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6:39:53 | 只看该作者
盐城越野行走 发表于 2017-7-3 16:25
什么时候也来个把酒吟诗,感受感受古风古韵。

赞成,阁下啥时约?
我不是好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