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其他] 听利群阳光学子讲述:在逆境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2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616

主题

2647

帖子

8906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906

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6-22 15:30: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利群阳光学子讲述:在逆境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高考结束对于很多城里的学生来说将是3个月幸福假期的开始,可以上网、打游戏、旅游,享受放松的生活。

  而对一些家境贫寒的农家学子来说,他们有的还没等得及成绩公布就踏上了前往外地打工的火车,有的整个假期只能待在家中帮父母干农活,还有的学生不得不为了几千元的学费而东奔西走……

  或许,此刻的你正在因为体力劳动带来身体的困乏、家境的窘迫、对通过努力能否得到回报而怀疑自己。

  这种迷惘、彷徨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是否能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

  ……

  没关系,今天就带你们起去走进一些和你们有着同样经历的“阳光学子”,

  每一个“阳光学子”身后都是一部个人成长的“史诗”,要么磨难深重、曲折难行,要么催人泪下、令人叹惋。

  他们同样困顿过,彷徨过,唯独没有放弃过!现在的他们正在新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奔跑。

  讲述他们的故事,只是想告诉你:在成长路上虽然格外艰辛曲折,可是你并不孤单,虽然身处逆境,你却可以阳光坚强!

  拄拐男孩王向东:拄着双拐爬到6楼要用20分钟

  王向东,24岁,河南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大一学生,源于小时候的经历他比普通大一学生年龄略大。王向东是河南汝州人,1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拄起双拐。上初一那年,母亲患癌症离世,同时欠下一大笔债。考虑再三,他选择辍学。5年之后,王向东的“求学梦”依然在,再次迈进校园,已经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可就在他返回学校的第一年,父亲突发脑溢血,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

  去年,王向东考入大学,学费成为他最大的难题。他硬着头皮四处借,却只筹了不到 2000元钱。最终他联系上利群阳光爱心助学小组,最终获得5000元助学金。“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不要说5000块钱了,没有它,我真的就无缘大学了。”王向东说,提及往事,他依然有些后怕,但也感到万幸。

  和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的烦恼只会如影随形,不会戛然而止。到了大学后,王向东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障碍是计算机专业课。”王向东说,和许多被电子产品包围的同学相比,他的基础相对薄弱,老师的讲解,他甚至听不懂。沮丧、迷茫,王向东经历着内心的煎熬。

  “那些打不倒我的磨难,终将使我更强大。”王向东再次想起这句话,他开始行动!每个周末,他都会泡在计算机教室“充电”。最难克服的是,他要拄着双拐爬到6楼,别人3分钟可以到达的地方,他却要用20分钟。抵达艰难加上渴望进步,让他在教室一待就是一天,中午就托同学带饭。渐渐地,王向东的专业课进步明显,如今在班里已是中上游水平。

  王向东说,上大学让他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让他有了更理性的视角,也让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因为这些,他变得更加自信、从容,王向东还有一个更大的梦,将来要在网上开一个商城,当老板。“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帮助更多的人,我想变得更强大,希望更多的人因为我受益。”

  “被命运捉弄的孩子”张磊:自己兼职挣生活费

  2015 年利群阳光学子张磊曾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满怀梦想却又被命运捉弄的人”——生父去世,母亲改嫁。

  自主招生时,他报考了三所学校:北大、北外、北京语言大学。初试只有北外通过,北外的初试通过了111人,四川只有7人,复试四川只通过5人,最后全国共录取40人,四川仅1人。最终,张磊以总分632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录取。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在2015年华西利群阳光学子励志报告会上,张磊的这句话令现场听众为之动容。

  大一期间,张磊利用假期兼职挣生活费,他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为利群阳光学子,张磊给利群阳光组委会发来了自己大学一年的心声。

  “在这里,我遇到了凌晨五点起床、七点到校的老师,我看到早上的学生食堂里一半的人在读书,我见到早上图书馆前排队的长龙;我还遇到凌晨躲在被窝里低声背诵演讲稿的好室友……我很喜欢这里的一切,不是因为这里是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而是因为这里有一直在努力的北外人。”张磊说。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王远成的一段话,这句话很适合现在的我。他说,“我也遇见了很多我这辈子都佩服的人,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知识渊博,彬彬有礼,充满智慧,穿着时尚得体,说话恰到好处,做事井井有条。男男女女都好聪明,遇见他们你就会觉得,我也要努力变成这样。”

  阳光学子卢丽娜:从父母收来的废品里发现了“宝贝”

  去年从浙江缙云中学毕业的卢丽娜,现在在中国计量学院读工商管理专业,也是利群阳光助学行动2015年资助的阳光学子。

  由于父亲的手有残疾,不能干重活,就跟妈妈一起在缙云老家收废品,经济收入只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但卢丽娜从父母收来的废品里发现了“宝贝”——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可能是见我这么喜欢书吧,所以父母用尽所有力气也要供我读大学,好在我还是争气的。”

  大学这一年,卢丽娜加入了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会,负责学会的微信公众号推送。除了参加社团、读课外书,她大部分时间承接了学校内的送快递业务和勤工助学岗。“这样能挣点生活费,减轻爸妈的负担,也不用再为了省路费而一个学期都不能回去看看父母了。”

  走进大学,学习不像高中那样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盯着分数了,终于有更多时间看更多自己喜欢的书。大学图书馆是卢丽娜最喜欢的地方,再也不会像在家里废品站拣书那样,系列丛书总会差几本,特别喜欢的书总会缺几页…

  阳光女孩匡芳 :走在“知识改变命运”的路途中

  匡芳,来自湖南怀化,家境贫寒,母亲多年前离家出走后,家中老少五口人的重担,全部压在务农的匡爸爸身上。

  2015年,匡芳参加高考,获得档案分604分的好成绩。家中无处筹集学费,在班主任的推荐下,她申请利群阳光助学金,得到爱心企业的资助,顺利进入华中师范大学,目前学习的是英语专业。

  匡芳的家乡,在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那里物质条件落后。“我读初二的时候,妈妈突然离家出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妈妈的离开,给这个原本就贫穷的家庭,带来更多的困难,爸爸一个月1000多元的收入,要供她和弟弟两个人上学,还要赡养快80岁的爷爷奶奶。

  家乡的精神生活也非常贫瘠。“我们那里读书的人很少,初中班上40多个人,能上高中的不到10个,读大学的则更少。”邻居家的孩子都去打工赚钱补贴家用了,匡爸爸却坚持送女儿上学。他一再告诉匡芳,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才能让家里好起来。

  匡芳也深知这一点,她学习努力,成绩一直优异。只是,当女儿拿到华中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匡爸爸还是为难了,去哪筹集几千块钱的学费呢?

  了解到匡芳家中的情况后,她高三的班主任老师推荐她申请利群阳光助学金,并成功获得资助。“能顺利进入大学,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幸运。”匡芳坦言,如果没有学费,自己面临的或许是不一样的现在;是利群阳光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让她没有在贫穷面前低头,而是坚持走在“知识改变命运”的路途中。

  文章转自网络

真诚  努力  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