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你的言语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复制链接] 0
回复
4229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2-18 17:5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去学校门口询问一个个家长,你觉得你的孩子未来会怎么样?恐怕不会有任何一个家长回答你,他的孩子肯定没有出息。可是,在很多亲子相处的时候,每个家长都对孩子表达的是积极的鼓励和期待吗?

近几年“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就成了大多数家庭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的现状,看见孩子们错误百出的作业,父母们常常怒火冲天,“你怎么每次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简单的问题每次都要错上一堆。”“永远都这么马马虎虎不细致。”

面对稍显内向慢热腼腆的孩子,家长常常习惯性的在孩子和外界相遇的时候,帮助她进行交流,介绍孩子时总是这么说“她就是不爱说话”,“她就是很内向”甚至是“她就是这么上不得台面”等等肯定的语句。

还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发现不了根由,没有内省自身,只能看着自己明明使了很多劲孩子还是和过去一样“不好”,一切毫无改变。慢慢开始变得失望,对着孩子说:“你这辈子只能这样了,你好不了了。”

这些话有的刺耳难听,有的看起来似乎是稀疏平常的评价。然而这一句句消极的话语,其实不但是言语上对孩子产生了伤害,更是给自己的孩子下定义、贴标签以及设置上限。父母的这些话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就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并且还有极大的可能向父母表述出的样子无限靠近。我们都说,父母应该给孩子设置限制,但是这个限制应该是孩子的下限,让孩子不要成为没有原则没有底线没有道德观念的人。而不是规定上限,我的孩子只能变成什么样。

而同样原理不同结果的是“翁格玛丽效应”又叫“暗示效应”,源于一个故事:有个名叫翁格玛丽的女孩,本来长得不是很美。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给她信心,从旁鼓励,每个人都对她说:“你真美”。由此,女孩有了信心,每天照镜子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漂亮,也在心里对自己说“其实,你很漂亮。”渐渐地,女孩真的越来越漂亮。因此心理暗示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十分之大,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让一个人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那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分享一个真实的小故事,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者认为,教师应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所以,作为家长,你期待你的孩子拥有什么样的优点,就用这个优点去夸赞你的孩子,你期待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不断鼓励他,告诉他:“你一定能够成为这样优秀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