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脾气见长,要小心是“情绪中暑”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4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56

主题

307

帖子

1303

积分

致果校尉(正七品)

Rank: 6Rank: 6

积分
1303

人气网友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9-22 21:4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住南京城南的刘女士向医生反映,以前她脾气比较温柔,近期却变得烦躁易激惹,经常为一点小事和身边的人发生争吵,有时候明明知道是自己不对,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情绪中暑并不少见
    南京脑科医院李箕君说,多数人对持续高温闷热天气都感觉不舒服,表现为烦躁易怒,焦虑不安,注意力下降,有人还会有头昏脑涨、胸闷心慌、吃不下、睡不好等症状,这是闷热天气诱发的不良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
    在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失眠门诊,和刘女士同样有情绪不适症状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些人出现记忆力下降、失眠、食欲不振的症状。退休的张老师最近总是失眠,睡一会就醒来,不停地做梦,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没有精神,吃饭也不香,到门诊求助。
    李箕君说,据中国红十字会的一项调查显示,闷热天气,因生理性中暑来就诊的患者只占少数,倒是情绪中暑的病人明显多了起来,因情绪中暑导致的生理健康疾病占夏季常见病的60%以上;交警部门也反映,每年夏季,是路怒症的高发时期,司机一边被晒得晕头转向,一边还要集中注意力驾车,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发生暴力冲突。
    情绪中暑不只是闹脾气
    有资料显示,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闷热天气里会发生情绪中暑。许多人因天气炎热而食欲减退,加之出汗增多,人体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就会影响到大脑神经活动,使人出现烦躁不安、动辄发火的症状,即使人们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因外界强光线产生烦躁情绪。
    此外,当下昼长夜短,蚊虫干扰,气候炎热,影响安睡,使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引发疲劳,也是诱发情绪中暑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发现,很多我们以为只是闹脾气想不开的心理、情绪变化,背后也有其生理、器质基础存在。情绪中暑也可说是如此,它不只是脾气不好、想不开的表现,而是高温对人们全身健康负面影响中的一环,而其后果也可能很严重,必须引起人们关注。
   哪些人易情绪中暑
    高温季节情绪中暑既然非常多见,那么哪些是情绪中暑的易感人群呢?李箕君说,一般来说,有五类人群需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在室外高温作业的重体力劳动者和年老体弱者,这些人极易出现疲劳,容易出现生理中暑,也容易夹带出现情绪中暑。其次,日常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者,往往由于自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被炎热的外部环境点燃情绪导火索后,容易将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一股脑地爆发出来。
    第三类,是那些平时胆小,心理素质差,遇事便紧张且情绪波动较大者,由于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感到烦躁不安。
    第四类,是过分计较或在乎他人看法的内向且不善交际者,往往疑心较重,又不善于表达者。这些人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与人大动干戈。
    第五类,是儿童和青少年,因为孩子们尚处于情绪、情感的发育阶段,高温天气更容易诱发他们的冲动行为。
    “情绪中暑常见的病因
    从生理学角度讲,炎热高温环境中,人的睡眠时间和饮食量都有所减少,加上出汗增多,人体内的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影响到大脑神经的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心境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李箕君说,情绪中暑的常见原因有:
    温度与情绪。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心理、情绪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幅度增大后,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且持续时间久,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平衡调节功能影响就明显不利,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人体对外界的感知、情绪、行为就会随之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睡眠不好也会影响情绪。患者往往入睡困难或者睡眠浅,而情绪上则往往表现为容易生气,爱发脾气,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争吵。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人的睡眠和饮食量有所减少,加上出汗增多,体内电解质发生紊乱,影响了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有的人即使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会因为看到窗外强烈的光照等而产生烦躁的情绪。
    几种情形,说明已
    李箕君说,情绪中暑,也称夏季情感障碍症。造成情绪中暑的内因,归根结底还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一般来说,情绪中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情绪症状:
   一是情绪烦躁不安,不能静心思考问题,办事经常丢三落四,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闹意见,自己还觉得内心烘热,头脑糊里糊涂;二是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觉得生活过得没劲,对他人缺乏应有的热情,呈早晨、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由好到坏的变化;三是行为古怪,经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和擦洗鼻子;疑心加重,怀疑身体不适是由重大疾病引起,怀疑别人对自己不是真心;担惊受怕,害怕出现各种不好的事情;常会反复考虑一些明知无意义的事情,或重复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明知没有必要,但是不能自控。四是做事茫然失措,决断困难,效率低下;五是对某些事物或环境非常害怕,极力逃避,却又觉得荒唐;六是疲倦无力没有胃口,体重减轻夜不能眠;七是有头痛、腰痛、颈痛等难以表述的不适,反复检查未见异常,经过对症治疗不见疗效。
    失眠,是情绪中暑大敌
    睡眠不好是情绪中暑的最大敌人。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唉!昨天晚上又没有睡好觉!今天简直没法工作!到了晚上,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让自己今天什么也别想,一定要睡个好觉!但是,事与愿违,越想睡好觉,越睡不着,形成恶性循环。
    李箕君说,睡眠是让大脑和身体休息的最好方式但体力劳动和锻炼也是让身心放松的另一好方式,如果前一晚上没睡好,可以在早晨洗个热水澡,外出锻炼一下身体,精力一样充沛。而失眠患者往往认为睡眠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整天想的就是怎样才能睡好觉,他不理解睡觉是为了保证健康,健康是为了工作学习生活。也就是说:睡觉并不是人生的目标。另外,人每天只需要深度睡眠2-4个小时,其他是有梦睡眠,如果人真的一夜不睡,3天就可以让人的精神崩溃,5天就可以导致死亡,但有的人说好多年都没怎么睡觉,可是他思维仍很正常,所以失眠问题并不是想象得那么严重,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生命力。
    其次,睡眠也是人身体的自然反应,困了就想睡觉,不要人为地去控制它,越让自己别想了,自己就越发胡思乱想,停不下来,应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想去吧,我今天不打算睡觉了!结果,当你不控制情绪和思维时,20分钟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入睡了。对于害怕和焦虑情绪也是一样,有的人特别怕睡不着觉,有的总怕半夜醒来难以入睡,越怕就越清醒,又对自己的害怕感到紧张,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许多失眠者总觉得自己晚上觉没有睡够,一有时间就要补觉,白天睡得越多,晚上就越睡不着,而且也没有心思去参加业余爱好活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多参加户外的体力活动,劳其筋骨才能放松心情,尤其是睡觉前不要让大脑处于兴奋地思考状态,应做一些散步、爬楼梯、跳绳、洗衣服、拖地等简单枯燥乏味的体力活动,感到累了,困了再上床睡觉,然后以顺其自然的放松状态,进入睡眠。
    学会自我减压,防止情绪中暑
    如何摆脱情绪中暑困扰?南京鼓楼医院曹秋云说,从生理角度,进行物理降温。避免在最炎热时外出,不要在封闭空间呆得过久,通过空调等降低室温,适当喝点凉茶、冷饮,少吃刺激性的食物等都是有效办法。特别注意夏季出汗多,在多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盐分,有助于预防电解质紊乱引发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情绪中暑的防治措施:高温环境诱发的不良情绪反应,会给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干扰,是导致人们情绪中暑的外因,而身体状况不良,心理压力大、个性敏感与脆弱,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则是导致情绪中暑的内因。所以,预防情绪中暑需要身心降温双管齐下,内外兼顾。
    1. 适度运动:炎热天气,运动不适宜时间太长,也不能强度过大,尽量从事温和运动。如游泳、慢跑,太极拳等,不仅可以增强耐热能力,而且有利于疏解内心压力。注意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剧烈的运动会让身体大量流汗,运动消耗性大,易出现烦躁不安;而和缓的运动,能保持呼吸平缓,情绪缓和。
    2. 清淡饮食:夏季日常膳食要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多吃开胃食品和有降温、降火功效的食物及饮料,如多吃些西瓜、黄瓜、丝瓜、冬瓜、苦瓜和西红柿等,因为这些食物都具有解暑清热功能。适当吃些苦味食品有益,因为苦味不仅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增加食欲,而且还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如蔬菜中的苦瓜,果品中的杏仁和柑橘。夏天饮料以绿豆汤、菊花茶、苦丁茶、绿茶、白开水为好。
    3、学会减压,塑造良好心境。预防情绪中暑,自我心理调节非常重要。一方面,在高温情况下,不要安排过多的事情,或者难度太大的事情,减少心理压力;如果有条件,可以休休年假。另一方面,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听节奏舒缓的音乐,也可以静坐沉思,闭上眼睛想象森林、蓝天、大海、冰雪等令人感到凉爽的情境。另外,注意培养乐观和幽默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遇到没有大原则的事情能够幽默一下,这些都是很好地化解不良情绪的妙方。
    4、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情绪时及时宣泄不要蓄积,也就是说要有良好的人际网络。一个人如果有不爽可以找人说,并且可以第一时间和身边的亲人、朋友或者同事说,那就会大大减少情绪中暑的可能性。高温面前,人人平等。故天气越热,心态越需要放平和,做到心静自然凉,有助于降低心理热度,减少天气对身体及情绪的负面影响。如果出现上述较为严重的情绪中暑或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就诊,寻求帮助,以免病情加重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新华日报记者 仲崇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