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焦点热议] X老人家:阅读千年古镇的历史--东台安丰旧事(全文30回)

[复制链接] 44
回复
1705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5-29 18:15: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29 23:11 编辑

安丰"三龙" 各事其主---安丰旧事 1/30

         安丰街上四仓巷是比较出名的,除了原来有一所善善堂小学堂,主要是有一位名闻遐尔的老中医沈秀章,旧时安丰老中医不少,但出名的不多,就是这两位,另一位是儿科尹小泉,沈秀章是看内科的,虽不能说手到病除但治愈率是高的,我父亲的结核就是他看好的,又因为他和我父亲都爱好金石书法,所以成了朋友,他家有什事我父亲也去应酬,有一次他家"做祭"带我去过一次.
     沈秀章有三子,因家境较好都能上大学.
     老大沈成龙,又名沈仲浮,一九二五年间任青年党宣传部长,当时有一份探讨国家前途命运的丛刊<<国运>>编辑中有邵力子章伯钧等,他亦是其中之一,一九四五年之后任苏州市市长,四九年去了台湾,不久退休,直到两岸开通后要回老家安丰探亲,安丰有关部门得知这个消息赶紧安排人修理他的故居,他的老房子靠近安丰小学,老早就做了安丰小学伙房及宿舍,现在全部搬走,门前的道路也修建一新.
     老二沈从龙,从安丰小学走到上海交大机电工程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在西雅图西屋电器公司做事,五零年为报效祖国决然回国,在一机部设计院担任工程师,后又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改革开放后担任哈尔滨副市长,他虽是民主党派成员,却以共产党员的条件要求自己.
     老三沈兆龙,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毕业后任泛美航空公司高级机械师,改革开放后常往来祖国讲学或提供一些资料,还派他女儿到沈从龙厂里教授英语.
     安丰这三龙常常是安丰人感兴趣的话题,弟兄三人各走三条路,各为其主,但没有为敌,观点虽不同却都有一颗中国心.沈家弟兄三人就有两个为敌方做事,这种社会关系是很复杂危险的,但历次运动在安丰的沈系家人都相安无事,这是由于沈家人缘很好.            (据沈氏资料)

思子塔的故事---安丰旧事   2/30

     安丰解放后,教育部门为方便不能去东中读书的部分小学毕业生,在安丰小学办了一个"带帽"初中班,校长是朱云,我读初一,班主任是教语文的杜润五老师(其子杜加祥是安中老师),写得一手好颜体,在他的影响下,我们有几个学生也跟他学写毛笔字,几乎每天练大仿(大字),由此对书法有了兴趣.
     这一天下午没什么课,杜老师带我们五六个书法爱好者去远足,"远足",这是当时学校对去郊外踏青游玩的一种说法,久坐教室的我们当然很高兴了,杜老师还让我们带上几张光连纸(白纸)和五B铅笔.
     出了校门经四仓巷过田河边上的通商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安丰的地势是"两河夹一街",河上多建有木桥,街西这条河是串场河的支流叫田河,河上木桥很多,南有王家桥,北有鲁家桥傅家桥西寺桥等,这些木桥大都是淮南盐商安徽茶商捐建.我们过了通商桥西行一百多米就见偌大的一处庄园,杜老师说这是袁家花园,进了袁家花园拱门,又见左侧有一宝塔,记不得是多少层级,大约有二层楼高,是一座实心砖塔,不能进人,其形状和我们在书上看到的塔的图片差不多;第一层塔内空间有两张方桌这么大,塔内案台上供着带有镜框的一帧约有七八岁男孩的照,台上并无他物,塔门上方的横匾刻有"思子塔"三个字.
     这花园的主人叫袁伯勤(后人袁东原老师仍健在),是前清举人(一说是秀才),仅有一子从小聪明伶利,四五岁时就能背很多唐诗,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跌杀,含在嘴里怕噎杀",不幸,到七八岁时夭折,袁伯勤为纪念爱子,遂在园内建一座灵塔,将幼子照片供在塔内,又在塔的一边修一长廊,长廊内壁嵌有七八块白玉石,石上镌刻有袁老的文友为他的儿子撰写的悼诗,各种字体都有,主要有常见的颜鲁公柳公权字体.这时杜老师教我们拓碑,先是用相应大的白纸蒙在石碑上,然后用铅笔在白纸上轻轻磨擦,不久,碑上的字就出现在白纸上.
     笫二次我们不用杜老师带队,几个人再到思子塔旁拓碑,这回是采取另一种方法:用棉球蘸墨汁在白纸上不断按捺,石碑上为阴文,而印到纸上则是黑底白字,虽比用铅笔拓文清晰,但下手要细心,不然笔划会走样,石碑拓下来我的两手己沾满墨汁,可惜这些拓片没有能保存下来.
     思子塔和袁家花园原也是安丰一景,不时有人流连,但去人更多的是安丰名人廖云之(上海吴淞区书记廖拓父)在此办的"淘西茶馆".
     现思子塔己毁.





本帖评分记录贡献 收起 理由
云中漫步 + 20 好帖, 我不支持谁支持!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8:1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29 23:10 编辑

吴野人与隐山(图)---安丰旧事 3/30

        在省电大工作的同学夏振明(子夏航)来到我家,要我陪他到新灶大队考查一座叫隐山的山,我先是一怔,我们这里属苏北大平原,那有什么山,他说有就在新灶,这时我才想起来,在离新灶大队北约一百公尺的公路东一条小河沟旁边,好像是有一座"山",准确地说那是一个大土堆,但这个土堆很大,有二层楼高,堆顶有四五张方桌这么大的面积,上面长满杂草,无其他特出之处,我小时为中秋找野生供品曾和小伙伴去过这个大土堆,怎么会叫隐山呢.
     夏振明爱好文史,在工作之余研究前清安丰布衣诗人吴嘉纪(吴野人)的诗,吴嘉纪的诗集在北京图书馆及省图书馆都有收藏,夏振明收集了不少吴诗并有著述问世,在吴嘉纪的诗中多次提到他居住地新灶的隐山,所以夏振朋要来考查一下,因我是吴家后人的亲戚,要我陪他去.
     吃过午饭我们各骑自行车去到新灶,走近新灶大队就见公路东侧有一大土堆,我说这大概就是所谓隐山了,这隐山伸向小河中,有一土坝相通,似半岛形,我们踏着乱草上得隐山,山上是齐腰深的毛草,站在山上极自远望,四周是农田农舍,己不见昔日灶烟了;想那时吴野人来到这座山上望着新灶煮盐的灶民,以怎样的心情构思新诗.
     下得"隐山",我们来到新灶大队,这里有一条百十公尺长的小街,街西吴嘉纪的后人吴大慈在此衣包地结庐隐居,我们请教他关于隐山的来历,他也不太清楚,只知那土堆叫隐山,小时去玩过.我们这里对山的概念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总想有山,安丰附近也有一些高地土堆,都以山冠名,如下灶村的一处高地叫"虾蟆山".新灶的这座"隐山"在后来平田整地中消失.
     吴野人后来的几代人大都从医,三爹吴越人在泰州师承名中医王某,"吴越人诊所"的牌子现藏于安丰"吉宝轩";五爹吴大慈(又名吴佛缘)在安丰周家巷置业挂牌悬壶,和医道一样出名的还有他的书法,墨宝多为人收藏,他编写的真草隶篆的字帖在其孙吴建陵处,其大公子吴贻谷也操祖业,解放后被东台人民医院聘为医生后又被南京中医学院聘为教授,编有<<处方大全>.

周五爹请陈毅吃饭(图)---安丰旧事 4/30

        一九四零年黄桥战役后,陈毅率部北上,途经安丰住在东寺巷一关系户家中.其时安丰正处在"拉锯"态势,敌伪我三方势力不时在这里轮流亮相,陈毅来时,安丰呈短时期的"真空"状态,共产党在一三仓的地方政府不失时机的派宣传队上街宣传抗日,就有袁贯一杨政等人.
        陈毅是儒将,能文能武,又善于做统战工作.共产党有三大法宝,统战工作就是三大法宝之一,他在泰州姜堰等地曾和当地开明士绅有过接触,现在到了安丰这个东台的重镇,他也闲不住,经过了解决定一会安丰社会贤达周五爹周家华.
        周五爹原为前清举人,平时设馆糊口,前国民政府江苏省省长王茂公曾是他的学生,因此把他介绍给接任的省长韩国钧那里当幕僚,而韩国钧是同情新四军的,离任后常住海安老家,其时国共两军常有磨擦,韩曾多方调停,与陈毅有一定的私交,多互通书信诗稿,有这一点渊源,又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拜访周五爹;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想通过他对韩国钧表示谢意.
        这一天,陈毅假座"一品香"茶馆请周五爹吃早茶.
        一品香茶馆开在周家巷口漆家大楼内,由一不起眼的小门进去,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只去过一次,进了小门别有洞天,就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台城的红兰别墅一样,雅座设在花格玻璃门窗的客厅,有字画布置其间,古色古香.这类有档次的茶馆大都藏在深宅大院,不似开在路边的荒饭店.
        这一顿早茶一共两桌,在座的有陈丕显黄克诚等人.老板叫周能原,特地办了脆鱼(炸黄蟮)盖浇鱼汤面,据说陈毅还叫加汤.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当日晚周五爹回拜,早早约了安丰知名人士牛芷青束远云等一起去请陈毅到一品香吃晚饭.牛芷青原为民国时期安丰农业银行负责人之一,商会会长,束远云是药界领袖,在当地都是有影响的人物,陈毅愿和这些人来往欣然受邀.晚饭是四桌,席间陈毅也讲了话,第二天陈毅又通过他们约请安丰各界人士在北都天庙开会宣传抗日.
        安丰解放前夕,没有工作的周五爹重操旧业收了几个学童,解放后学童都去了公办的安丰小学.周五爹赋闲在家生活很是困难,虽有亲人在美国也无法接济,有一次友人钱少卿去他家,看到周家在将一闲置房屋卸瓦卖;明间隔板也拆了一部分卖钱养家,钱少卿不忍遂找在省工作的朋友黄一峰向江苏省省长反映,这位省长又向己是上海市市长陈毅反映,陈毅不忘旧情,聘请周五爹为文史馆员,每月三十多元.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8:2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29 23:09 编辑

敦仁堂的变迁---安丰旧事 5/30

    安丰公馆巷囗有一所在,名"敦仁堂",临街大门是牌楼样式,横匾书有"敦厚仁义",进门两边是厢房,中为穿堂两进的大厅,大厅上方也有一块写有"派衍尼山"的横匾,这里原是洪汪二姓茶商修建的朱熹祠.
     安丰有许多商家是从安徽迁来,如刘马刨烟店洪家茶叶店,我所认识的牛家糟坊则是从庐州府迁来(我们喊他家为徽蛮子),据说都是为避"洪乱",我们这里老辈子的人称洪秀全造反为"洪头造反",好像并不认可这种造反;街上的茶叶店大都为洪家所开,这些安徽商人捐资建成朱熹(徽州婺源人)祠兼会馆,每年都有祭祀活动.一九三七年日本入侵,铁蹄一直到东台,也有一个班驻在北极殿,了解到敦仁堂的负责人洪迪池曾留学日本就读建筑大学,会日语,日本人胁迫他当安丰维持会会长,会址就设在敦仁堂内.洪迪池虽为日本人做事,但无大恶,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对他也没有处理多严,而敦仁堂则改为"民众教育馆",除了作一些宣传有时也组织社会青年演"文明戏"(话剧).一次在关帝庙戏台子上演捉汉奸特务的戏我去看过,我的亲戚张簿泉之子张荫民扮演特工.
     安丰解放后,民众教育馆改为"群众文化馆",仍在敦仁堂旧址,朱熹像及横匾都除去,大厅上并排挂着两伟人像,气象为之一新.第一任馆长是张星(后为仇安全).其时我辍学在家,闲来无事几乎每天来到文化馆看书看报,文化馆的藏书虽不多但很吸引我,我以前看惯了旧武侠小说及<<礼拜六>>等张恨水言情小说,现在接触到老解放区的革命文艺如<<兄妹开荒>><<李有才板话>>,好像进入另外一个世界,馆长张星见我是常客谈吐中满囗新名词思想较进步,遂让我帮助做一些事,写写标语整理书报.安丰建团时,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丰支部就设在文化馆,在盐城中学工作的王文逊那年就在这里入团的,张星是老干部,有一定的影响力,能介绍工作,有些社会青年就是从他这里走向工作岗位;他了解到我们几个人还想求学,就动员我们如周盛泉徐丽娟去报考免费的五一届"盐城文艺班",然后他又写了一纸介绍信让我们到县组织部转开证明,沿途车船食宿(地委招待所)免费.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安丰文化馆最兴旺,经常组织社会青年排演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连演几天不衰.后来文化馆改为文化站,馆长有肖鹤,那敦仁堂的老建筑好像己不合时代了,遂将大门改成现代样式,但大厅及厢房仍在,早年安丰大拆迁,敦仁堂消失,只有我在这里提到它.

百年安小---安丰旧事 6/30

  早在一八七四年,安丰名人丁景堂捐资创办私立"善善堂蒙学堂,"只有初小四个班,一八七九年光绪三年改为"善善初高小学堂",学制七年;到了民国元年改公办"安丰高等小学校";一九四八年安丰解放,称"东台县安丰小学",这是当时苏北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学.
     解放前夕即一九四六年左右国民政府办的安丰小学仍在四仓巷内,校长是王贯一(其子王亦美).我是从三年级开始在安小上学的,我原是读私塾,成天陷在故纸堆里捧着有霉味的线装书摇头晃脑死记硬背,岂但"不求甚解",而是一点都不解;几次要求父亲送我到新式学堂读书,及至进了安小,捧着那散发着油墨香的新课本令我爱不择手,清新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最初的语文课本我还记得这几句:"人手足刀尺,山水田狗牛羊",这是识字并有图画相配;还有教识数字的有趣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其实这些字我早就会读,但数学不行.私塾是不学数学的,就如孔老夫子文学水平很商但不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一样,私塾老夫子也不会数学;民国时期也有儿童节,法定时间是"四月四日",音乐老师王伯承(解放后留用)教我们唱儿童节歌:"四月四日拉拉拉,日暖风和放光华..."(台湾儿童节至今还唱这首歌).
     高年级的同学课外活动很多,大都参加童子军(这组织是舶来品),也学着上海童子军着淡黄色制服,穿短裤高筒袜,有些家贫的高年级同学因做不起童子军军服没有参加.
     解放后,安丰小学进入辉煌,校长朱云,是解放区的老教育工作者,平时不苟言笑,但参加文娱班会他也出节自,他扮演小矮人的独角戏我现在还记得.后来的校长是周宝云,留着分头文质彬彬,他讲课学生很爱听.到了一九五零上下,有些小学毕业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地址在旗杆巷的东台中学就读,教育部门就在安小办了一个带帽初中班,直到建立安丰中学才停办.
     初中班的学生年龄偏大,活动能力很强,曾排演歌剧<<刘胡兰>><<赤叶河>>在关帝庙戏台上演出,连演多场轰动一时.安丰建团时,有初中班学生还有六年级生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也成立了团支部,我记得团书记说过,青年团员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有条件的团员可直接输送入党.
     此后安丰小学发展很快,但受地方的制约,原来教室扩不起来,只好将学校分为三部,很是分散不成样子,硬件没法跟同类学校比,直到前年才在新丰路辟一地皮建成了现代化规模的学校.
     至此,安丰小学终在百年历史中定格.


八十年前的出租车 (安丰旧事 7/30)

我还是七八岁时,每遇香期母亲就带我到北都天庙敬香,安丰有两处都天庙,南都天庙在今净土庵处;北都天庙在下灶村,香火很旺,因为我小时得过湿瘟病(伤寒),母亲许下愿按时到庙上敬香求菩萨保我健康成长;我家住在南石街大街海河边,到北都天庙有四五里路,母亲是缠过脚的,这几里路是走不动,好在巷子头上有出租车.
     这出租车就是木质独轮小车.这小车跟山东在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前的小车不一样,虽都是独轮但独轮上部是平面的,大都载物;而东台一带的独轮车中间有间隔,两边有座位专为载人,即使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它也是安丰人陆上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这小车常停在街头等客或在家听喊;有人去富安梁垛办事走亲戚都坐这小车,随路程的远近几个铜板的车资不等.
     香期这天,上午我们叫了一辆小车从台盐巷出发,小车车夫是干的苦力活儿,如一人乘车只能坐在一侧,另一侧座位是空的,推起来很费劲,车夫为求平衡,必须一侧手臂用力,致腰间有点扭曲,常年下来,小车夫年老后走路两肩不一样,我们母子二人分坐两边,推起来不太吃力.
     小车在街上的石板路上推着,车轮是硬木制成,而一块块黄麻石铺就的路面并不是无缝对接,为了能排水进入下水道,石板之间有隙缝,木轮在上面滚动颠跛自不必说,那车轮的撞击声,伴有车轴的“支呀”声,如有几辆车就好像在演奏”小车交响乐“。
     独轮车是那个时代普罗大众的交通工具,但老板及有身份的人则坐另一种出租车即黄包车,也是在街头随叫随到,安丰拉黄包车的人不多,我认识一位后来在家养老的老车夫王尤桂,他常拉客到东台海安等地,拉这种长途是很辛苦,当然车资不低;拉黄包车也讲究技巧,一步一顿是很吃力的,要带一点小跑,由惯性作用是能省力气的,他说跑一趟海安要穿破四五双草鞋。
     后来虽然通了小火轮,但有固定码头,不方便,到了三十年代末,范公堤上修了汽车路,通了客运汽车,这客车是由南通开东台,也不是每天都有,这种汽车车尾有两只大桶样的炉子,不烧汽油是烧木柴发动。所以车顶上堆着木柴,到时不是加油是加木柴。这种客车安丰人坐得很少,车票很贵。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8:24: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29 23:09 编辑

安丰式的野合---安丰旧事 8/30

    电影<<红高梁>>有野合场景,有帐子遮挡,"青纱帐"是也,但高梁红了应叫红纱帐,那是"北方式";我看过一本外国小说名为<<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内中也有野合情节,身下是柔软的草坪,四周有花,不远处的楼房里飘出乐曲声,二人从从容容,比高梁地里浪漫多了,是为西洋式.但有影响的安丰有一对恋人的野合却遭遇"被侮辱与被损害".
     安丰人说起男女之间的苟且之事或说一些"春"话被制止时常说的一句:"这哪是在荒田心!"意思是这里是文明场所,不是在"荒田心"乱来,足见,在荒田心野合,这里的人并不陌生.但不叫野合,叫"去荒田心".盖荒田心是最佳幽会地.
     田河河西有一庙宇,庙中有一因家贫刚落发的小和尚,常看见有一位二八姑娘在庙的周围田地里挑野菜,小和尚就走上去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谈,知道这姑娘是本村人,家中也很穷,父亲在人家当佃户母亲有病,小和尚心生怜惜,常常偷一些施主们送来的桃酥脆饼等供品给她,一来二去产生感情,和尚是不允结婚的,但偷情免不了,小和尚约了那姑娘到附近荒田幽会。旧时安丰无主荒田很多,靠河滨是长的红柴草平地长茅草,到了秋冬季节,谁有力气有时间谁去割了卖钱,但夏天茅草很旺盛,里面躲几个人路边上是看不到的。经几次幽会,二人顺理成章的进入”佳境“,茅草很松软,比高梁杆舒服。如是几次,终于被好事者发现,随即报告庙中师父,师父带着一帮人扛着一扇门板带着麻绳赶到那荒田,此时二人己穿好衣服并排坐在那里,被大家捉个正着,然后不由分说就将二人头靠头捆”和合“(典出和合二仙,凡捉奸捆在一起安丰人叫"捆和合“),再搭上门板准备抬着游街,所好有人说情,游街作罢,只把二人抬到姑娘家交给她父亲,一路看的人不少,因二人都是苦人儿平时待人很好,大多持同情态度(至今该村六十多岁的老人谈起此事都能记得是某某,某某).
     后来,后来小和尚不当了,还了俗,“此情难断”,遂把姑娘娶回家。那真是彻底的裸婚,两间“顶头虎”草屋,原里间是两张铺,有一张床为老母,小和尚“为事”(结婚)老母把铺搬到外间”锅箱“(一种陶制缸形灶)对边,里间作新房。无陪嫁无彩礼无仍何形式,堂而皇之不无幸福的结为夫妇。
     如今二人老矣,两个儿子一个孙子都是大学生且都有好工作,住在儿子给砌的楼房里颐养天年。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29 19:57:59 | 只看该作者
路过,顶下帖Y(^_^)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29 22:08:29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就更好了,辛苦了,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6

帖子

400

积分

宣节校尉(正八品)

Rank: 4Rank: 4

积分
400

内测之星

7#
发表于 2015-5-29 22:58:59 | 只看该作者
耐心地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23:0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29 23:08 编辑

空前绝后的"迎圣会"---安丰旧事 9/30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安丰虽远离战争,但人心总不安,时值庙期,各界协议集资举行"迎圣会"活动,为期两天以祈求太平.第一天善男信女到北都天庙进香;第二天将主要庙宇中的神像请至此前己经做好的木轿内由北向南游行.
     这一天大早,我吃过早饭后和几个小伙伴选了临街郁源来酱园店门口,坐在借来的长凳上,长凳在台阶上虽然面前站满了人,也能居高临下.放眼南北,每家店门每条巷子口都挤满了人,整个街道无-人走动,空旷平静中有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气氛.在这些观众中少有妇女;有三类妇女是断断不能观看,一是孕妇二是寡妇三是"身上来了的"妇女,因怕触犯神灵受惩罚.
     突然,一阵金属撞击地面石板的声音传来,我心头为之一紧,接着有两名赤膊的大汉由北边奔跑而来,赤裸的上身贴着黄纸,腰间系着宽大的红带子,头上也扎着黄纸随风飘动;再看各人手中拿着有半人高的粗大的铁棒在石板路上拖着,随着二人的跳跃发出刺耳的响声.这两人叫"马弁,是开路先锋,负责清除路障,遇到邪恶的人举棒就打,据说一些隐藏的牛鬼蛇神见此必退避三舍;少数大胆在此的女观众都不敢正视,而那神奇的铁棒未出发之前己在庙中香火堆中烧红后,马弁用手一抹竟无灼伤。
     马弁过后,缓缓走来一支队伍,成两路纵队,每个人都赤裸着上身,裸露的皮肤上有规则地别着带有各式小绒花的针,我想他们不怕痛吗吗,看他们一脸的严肃不像不舒服的样子,这支队伍名为“烧肉香”的;随后走来八个彪形大汉,但不赤膊,头上不知扎的什么布,每个人的的嘴角上有一根细筷子粗长的铁条,从左边腮帮刺入经口腔到右腮帮伸出,并不是囗中含着一根铁条那么简单,更惊人的是,铁条的一端还挂着有小孩拳头大的小香炉,香炉里还点着香,他们是这样从容走过,这不能不敬佩他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随后是两列队伍,一穿红衣红裤称红衣班;一穿青衣青裤称青衣班,每人手中都举着各式祭器.这队伍还没有走完,一阵闷沉的锣声传来.
     这是鸣锣队,四个人推着四付装有轮子的红漆木架子过来了,架子上挂着足有自行车车轮一般大的铜锣,每走几步他们都齐声高喊:"啊---威---奥,"然后再敲一下锣,如此重复不己,这大锣声音虽不高,但那低沉的重音却震撼人心.
     鸣锣喝道队伍后面是一把万名伞,伞的四周黄绸布下垂,黄绸布上密密麻麻地写有捐钱信徒的名字;万名伞后面是许多大小不一敬奉着各路神仙菩萨的轿子,见此观众无不双手合十"唱喏",口中念念有词,这么多菩萨我是认不得的,正在想着,就见有两个人扛着一把大铁刀过来,这我知道,这是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我常去关帝庙玩,关公座旁就插着这把有两公尺长的刀,那么,这后面轿子里坐着的红脸长须菩萨定是关老爷无疑了.
     迎圣会的队伍向南经"盐坝塘"到"草鞋园"一处空地结束,我们围着赶来卖"作糖"(饴糖)的糖担子买几块糖回家.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23:02: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29 23:07 编辑

消失了的"三坊"---安丰旧事 10/30

    多少年来每走近台城南门大桥就闻到诱人的酒香,那是东台酒厂在生产分金亭粮酒,如今闻不到酒香了,但酒厂有一个时期仍在出售白酒,这是用食用酒精勾兑的酒,市场上百元以下的白酒都是用酒精兑的,而我们的酒鬼却喝得有滋有味.
     于是,我怀念槽坊生产的白酒.
     安丰街上糟坊不少,出名的是"两安",北有姚克安南有郁长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质量受消费者称赞.姚家糟坊开在汤家巷田河边,坊名姚同兴,存在时间较长,其后人姚维周在外地创业有成;郁长安办的糟坊在南袁家田河边,小时我和堂弟常去这本家爷爷的糟坊里玩耍.那传统的酿酒工艺很是复杂.原料除大麦外就是高梁,高梁我们叫"罗基";高梁酒劲大很受欢迎.生产时先是将高梁洗净上甑子蒸至半熟,出锅后倒上“饭场子”冷却。所谓“饭场子”,是在三间空屋的地铺的不知是什么材料,松软有弹性透气性很好,如在夏天冷却熟料没有电风扇,全靠两位师傅手拿绑着蒲席的木棒来回走着扇动,很是吃力,到时有一位叫宣三锁的酒师掌握熟料温度适时入缸密封发酵;出酒时蒸气锅中有一铜管伸入坛中淌酒。每到出酒时总有一二邻居来免费品尝;出酒分三段,头段酒叫“元泡”度数高不能喝,到中段就能喝,第三段酒精度低。一坛子酒等下来,宣师傅就用铜盆盛来适量清水渗入酒中进行中和,所谓“当面渗水不为过”,没有仪器,完全靠宣师傅的口感经验。
     有一家糖坊开在西抬盐内,老板因为人正直浑名”刘大炮“,刘家糖坊生产麦芽糖,成液体时叫“糖稀”批给各小贩子做饴糖或卖给酱园店熬制”糖色“(调制酱油的色科);另外他家也做“作糖”卖,有时我到同学刘老板的儿子刘正航家中玩有幸能吃一二块。前日我在台城街上见有一农人上街卖”作糖“,几块经”糖稀“熬制的圆形糖饼放在木板上,卖糖人用手掌般大的小铁片(刀)搁在糖饼上,然后用小铁锤轻轻一敲,一块长形饴糖下来了,不须用秤卖糖人随口报价。因其土而新奇买的人还就不少。
     油坊的老板是家住宝善巷口的钟宝芝(其子钟礼智后为上钢五厂书记)。他可算是早年安丰艰苦创业的代表人物。原先家中很穷,无本钱就挑草卖,由草行贩两担草到门户上卖,赚个差价,几年后他借了些钱在永兴桥河东租房开了一爿油坊,古旧的取油方法是人工压榨,工人抡起起大铁锤敲打木塞,那种大锤平常人是拿不动的,所以最苦的是油坊工人;到了三伏天,作坊工全身赤裸,这里是女人的禁区.
     钟老板经几年的努力,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遂买了机器,油坊跃身为油厂,也算是机械化了.解放后新中国是工人阶级为领导,培养干鄄部大多选工人,但安丰没有什么工厂,也就没有什么正式工人,这时钟家油厂有一位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叫严仲明,脱颖而出,被培成一名优秀的缜长.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6

帖子

400

积分

宣节校尉(正八品)

Rank: 4Rank: 4

积分
400

内测之星

10#
发表于 2015-5-29 23:02: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不简单,字大些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23:0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29 23:12 编辑

敦厚的高利贷者---安丰旧事 11/30

我正在周家巷姐夫家跟姐姐闲谈,见一位年约五十开外干瘦矮小的老太太迈着小脚走进来,姐姐赶忙笑脸迎上去请到明间坐下,说了几句客气话,然后进房拿了两张纸币给这位老太;这位老太随即摸摸索索地掏出一条不太干净的手帕将两张纸币左一层右一层卷好放进口袋。
     她叫夏五老太,是附近知名的放债人,今天是这个月的+号,她按时来收利饯。
     姐夫在解放前夕赋闲在家,不久经人介绍到私立眼科医生王世网那里代笔开处方;王世网原是国军卫生人员,不知跟谁学会“看眼睛”且能动手木,回家后在丰西村老家开了私人诊所,他大字不识几个,开处方都是凭他的记忆随时请人代笔,姐夫去了以后,才有专人代写处方,虽有报酬但很低,只够买米买草,自从有了三个孩子进入“儿荒年”就入不敷出了,加之工资又不及时,当家的姐姐只好临时借钱,待工资到手再还;跟亲朋借钱只能一二次,时间不能长,还要看脸色。后来她知道可以借“利钱”(高利贷)。虽然利息很高但很方便,于是跟夏五老太接上了关系;最初是五元十元,倒也能按时本利一起还清,渐渐地数额就像"驴打滚"一样越滚越大,有几次利钱没法还,就算到本钱上去了,本钱原是四十元变成五十元,终至本钱无法还只还利钱。夏五老太这位民间“金融家”对凡有人跟他借钱不须写借条也不要证人,她放心得很,当然,借钱人看她那样了也不忍违约。
     我曾经去过夏五老太坐落在东三仓坝巷的家,三间正屋是草房,两间厨房也是草盖的,在附近的瓦屋中很是突出,真难想信她是一个有钱的放债人,钱从哪里来的呢?我在她家一空房间里找到答案,屋里堆满叠得整齐干净的被子,她是靠出租被褥挣钱。
     旧时安丰普通人家衣物都很简单,来了亲友过几天,就拿不出多余的被褥,他们就到夏五老太那里求租;也有安丰客栈来租她的被盖,几乎每天都有生意,她靠这个事业赚了一些钱,为了盘活这些钱,她选择放债.
     终于有这一年,五老太找到我姐姐说,他年纪大了,也不差钱用,这些年来给的利钱远远超过本线,她说从这个月起本利都不要了.
     几年后夏五老太去世时,我姐还去磕了头。
     那时安丰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民间小额放债人大多是老年妇女,如王老太八姑奶奶等,平时做小生意省吃俭用然后放债收利,利率总在百分之十或以上,放债对象为家庭妇女及小本经营者。
     安丰也有恶劣的放债人,下灶卜长发就是其中一个,他给农民放债,“春上头”借一担大麦,来年要还一担半,可见利息之高,他逼债手段也很厉害,因民怨很大解放后被判死刑。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6

帖子

400

积分

宣节校尉(正八品)

Rank: 4Rank: 4

积分
400

内测之星

12#
发表于 2015-5-29 23:0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23:07:37 | 只看该作者
乐逍遥 发表于 2015-5-29 23:02
楼主真不简单,字大些就更好了。

好的,我来放大,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6

帖子

400

积分

宣节校尉(正八品)

Rank: 4Rank: 4

积分
400

内测之星

14#
发表于 2015-5-29 23: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23:28:02 | 只看该作者
75分先生 发表于 2015-5-29 22:08
图文并茂就更好了,辛苦了,楼主

先生好:您瞧俺这个勤奋劲儿,能加分不
本帖评分记录贡献 收起 理由
75分先生 + 20 嘿嘿,好咧,看的认真都忘了。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79

帖子

1990

积分

昭武校尉(正六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90

人气网友内测之星

16#
发表于 2015-5-30 06:54: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2:2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步 于 2015-5-30 14:01 编辑

袁家巷口听唱"七字段儿"---安丰旧事 12/30
    两河夹一街的安丰,其街巷桥梁的布局很是独特,讲究对称,有东抬盐必有西抬盐巷;有东三仓坝巷也有西三仓坝巷。那南王家巷并不孤单,在街的北头有北王家巷;建了南石桥,与之相配的也建了座北石桥,两大石桥镇守安丰。至于古迹南茶棚,当然也有北茶棚;而大多数巷子都有相对应的木桥。周家巷有周家桥通河西,鲁家巷以居住此巷的鲁家命名(鲁嘉宜家族)于是也建了鲁家桥;王家巷直对面就是田河边上的王家桥。有趣的是,人们可以不必走街道或田河边路道,可直接从北边经各巷相连通的串巷跑到小坝南;有一处,从在这条巷子居住的人家进去,竟能从居住在另一条巷内的人家大门出来.我想,如果这里发生巷战,敌人必吃亏.
   几乎每一条巷子都有一段至今老年人仍津津乐道的故事:"三仓坝鬼打架",武庙巷(今医院处)关老爷的泥塑赤兔马夜间不时出没;还有那古塘巷,大小鬼们是绝不敢涉足,就连恶人由巷内经过也不免心惊肉跳,因为这里有个东岳宫,东岳宫里有十位阎王老爷住在那里,在东西俩厢房内设有阴曹地府的各种惩罚小鬼及阳间作恶死后被阎王问罪的泥塑场景.
   南石桥大街的北端,有一条巷子叫北袁家巷,临街建有拱门,拱门西约四五公尺的上方建有木结构盖小瓦的廊檐,可通行,廊檐两侧的墙上嵌有木板,木板上供着一位菩萨,名巷神,我们国家只有在领导这个层面上提无神论,但民间却是多神,巷子有巷神桥有桥神,外人说我们是"多神教"国家;这个似庙不像庙的廊檐墙上的阁板上还供奉着其他大小不一的不知名菩萨.每逢初一十五附近居民就来敬香磕头,到了夏天某个日子这里按时举行"唱香会",袁家巷的唱香会近似农村的"青苗会".
   就在这条巷子对面坐东朝西有一户人家,主人叫曹学勤,平时以贩鱼贩"青货"(蔬菜)为业,但他更喜欢"唱小唱儿",他嗓子又很好,家中藏有十几种小唱本.所以每到农村办"青苗会",就请他去演唱"七字段儿";那么到了每年的夏季袁家巷"唱香会"他更是卖力;他唱"七字段儿"的道具很简单,一个搁在木架子上的小鼓一面挂在架子上的小铜锣,旁边小桌上的香炉燃着香,他边敲边唱.所谓"七字段儿"是每句七个字的唱词,有抻韵有不押韵的,内容不外乎是改编的<<瓦车蓬>><<方卿上姑母>>等大家百听不厌的故事;而"七字段儿"每篇的开头都己公式化:"紫金炉内把香焚,前朝后汉都不表,单表..."这些唱词他都烂熟于心,演唱时不须提词,不过也有忘掉的几句被他跨过去,但听众并不计较.
   这种"唱香会"己无甚宗教色彩,纯粹是娱乐,有的像乘凉晚会,我们小孩子对唱什么不感兴趣,只是在人丛中追逐玩耍并有零食可吃;常有一二爱搞恶作剧的大孩子捉来蚱蜢悄悄放在正聚精会神听唱的女孩的裤脚管中,然后是小女孩笑骂追打.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2:23:56 | 只看该作者
盐包场看无声电影---安丰旧事 13/30

        隔壁邻居杨三比我大三四岁,也比我会玩,什么"滚铜板",扎风筝等他都带上我,这天一早,他叫我跟他去河东盐包场打"金铃子".
        盐包场就是现在安丰中学所在地,这里原是一大片空旷地,早年是堆盐包的地方,可见那时安丰场的盐运事业是多么兴旺,从而带来安丰街上商业繁荣,所以这里还设了衙门(盐课司)派官员管理盐务,到了上世纪初,安丰盐运事业逐渐衰落,这里己不再堆盐了,但这么大的一块空地常年泛着白色盐霜,己不适宜种庄稼,寸草也不生,又因地处偏僻也不宜建房居住.
       在盐包场的南沿,是一条过境的三仓河,河边满处都是灌木丛,无干扰无污染,生态环境很好,是各种昆虫的天堂,到了夏天,在灌木丛里生有一种昆虫叫"金铃子",灰白色,有蟋蟀一半大,有两翅,躲在草叶间竭性地鸣叫,其声如摇小铃铛,故称金铃子.
       我们带了约有半公尺深装粮食的柳条巴斗,另带上一根小木棍及玻璃盒子.到得场地,我们轻轻地靠近有金铃子鸣叫的树丛,将巴斗放在灌木丛下方,然后用小木棍敲打树支,那些小精灵纷纷落入巴斗.然后当场捡查成果,小精灵和蟋蟀一样,也有雌雄之分,凭二尾三尾可辨别,于是将不能鸣叫的三尾金铃子仍放回原处;我们回家后将金铃子各人一半分配,我的几只随即装入自制的六面块的玻璃盒内,放在朝外的窗台上,每当早晨它的"铃声"总会把我唤醒.
       一天,忽然传来有什么人要在今晚到南盐包盐放电影.即使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安丰人还不知电影为何物,人们文化生活很单调,除了不时有"戏班子"来演几天,就是下午到茶馆听书,如今有新奇的电影送上门,那可真是万人空巷,我和小伙伴站在合带的一条长凳上,此时还没有开映,只见有人站在梯子上将一块大白布挂上竖在那里的两根竹杆上,突然,白布上现出人物活动场景,但没有声音,有人说这是无声电影,内容是反映水上人家生活,至今我还记得船上女人在船帮上洗衣的画面.
       解放后这片盐包场常成为开万人大会的广场;四九年庆国庆,安丰迎灯(提灯会)也是在这里集中出发;
一九五一年,全国大张旗豉镇压反革命分子,这里又成为刑场,安丰恶人王龙驹等在这里被处决;到了五三年,这里建立安丰中学,土建时还挖到白骨.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2:2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步 于 2015-5-30 14:06 编辑

南茶棚今安在(图)---安丰旧事 14/30

    旧时安丰有三大石桥,这在苏北集镇中仅见.三大石桥中唯南石桥最雄伟,蒋军能在桥面上砌炮楼并有若干士兵在里面把守,可见桥面之宽.人们有"宁可向南一丈也不愿去北一尺"的观念,在这个七里长街的南半部,从北玉街到南石桥大街,商店一家靠一家,仅酱园就有郁源来万源茂等四五;还有崔中安开的旅馆叫崔大房,安丰的一些旅馆不叫旅馆也不叫客栈,却称什么什么的大房;在街北四圈门附近也有一家知名旅馆叫叶大房.
      因为南石桥是如皋海安富安等地跑单帮来安丰的必经之地,大概是为了搞好商业环境,附近商家捐资在紧靠南石桥的北端砌了一座约二十公尺长的上盖有小瓦的茶棚,实为穿堂而过的建筑物,下了桥就从南拱门直接进入屋内;茶棚内两侧的墙边设有长凳,供往来客商在此休息;茶棚北门边摆放着一只茶水缸,似乎有专人往里添水.自带干粮的客商则不必去饭店可就着茶水能解决一顿;茶棚两侧的墙上,一边是用蓝颜色写的宣传"三民主义"的标语;一边是贴有老刀牌香烟等各种广告图画;每逢夏天这里也是附近居民乘凉的场所,有的甚至铺上草席在这里过夜。
         穿过南茶棚,走过南石桥,又是一条小街,也有很多商店如吴家香店周三槽坊,再向南有一座石闸,有九孔,是调节三仓河与串场河水势的石坝,因河流改道石闸废弃终至塌坍,大石都被村民取走,留下不少小石块,一次我和小伙伴来玩时,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有些小石块能做印章,我的小学夏某也好金石书法,相约去捡了几块能用的小石块(其实不能算印章石)回来打磨成型,再求教老师,学着刻章,先是在印石上写反篆字,然后对着镜子查看笔划进行纠正,刻坏了不怕,再磨再刻,至今我还收藏几方印章(见图),不像样子但也是我的小纪念品虽有献丑之嫌.
         南石桥向南的一大片地方叫"三里庙"(今食品站所在地),三里庙的旁边有一座石牌坊,名"百岁坊",似乎很有来历,牌坊上方嵌有一块竖石,上书"圣旨"两字,这座石牌坊在运功中被毁,那些大石不知去向,唯"圣旨"一块被有心的村民收藏,现存在古南街"吉宝轩"古玩店里(见图).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2:2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步 于 2015-5-30 14:16 编辑

腊月皇天火烛小心()---安丰旧事 15/30



   一进入腊月十几的每天傍晚,就听得街上传来一阵阵敲竹梆子的声音,嘴里喊着什么,那可不是抗日时期铁道游击队放哨“喊太平无事噢。”
   安丰街上有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王仁祥老人,他自制了一管中空的约有半公尺长的竹筒和一只小竹棒,到了这个时期,他就拿着这竹梆子,由南(家住顾家楼巷)向北,每走几步就敲几下竹梆子嘴里喊着"洋糖元宵,火烛小心;屋上瓦响,别当猫狗."因为此时家家户户都在囤集柴草准备"打笼"(蒸点心);旧时安丰人家都是"支"土灶烧柴草,关于土灶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房屋倒了灶不能倒,如搬迁拆建一定要砌一座土灶;即使到了现在,街上有些人家老早用起煤炉煤气己无草可买,但厨房间仍保留根本不用的土灶,因为灶是一家之主,不然谁给你上天说好话;而烧灶的燃料全靠远近荒田长的草,堤东无主荒田多,随人收割,每到冬季一些贫苦人家有一种不花本钱的职业:“下海割草”;割下的草卖给草行,有的怕被中介草行“剥一层皮”,就直接挑到门户上卖。街上人烧的草大致分三种,一是红柴草,耐火,但价钱贵;其次是短粗乱捆的“划草;最差的是茅草,易燃但无甚”火力。家家锅门口堆满草,虽然存在火灾隐患但人们的消防意识也很强,有草屋的人家"打笼"时,将烟囱周围的屋上草洒透水;虽然没有自来水消防栓什么的,但每家都有大水缸水缸都贮满水。
       安丰街上共有三地消防设备处,称“水龙局”,小坝巷囗一处,周家巷一处,现为民主居委会办公室一处,街坊上有约定,每架水龙
(见图)都配有四五人不等的挑水和操作的义务消防员,平时还负责对水龙按时凉晒刷桐油保证"拉得出打得响";另有一人负责掌锣,这铜锣就挂在自家屋内,一听哪里"走水"(失火 )即起身出 门敲锣沿街奔跑;敲救火的锣也有讲究,火势凶猛难以控制,则敲“乱棒锣”,即-声接一声 “堂堂堂,其声急促,这时水龙也应声出动附近居民也带着水桶参加救火;待火势控制住了,锣声即堂-堂-堂;如火势己灭,锣声隔-会才响一次且是手捂着锣敲的其声微弱,意为解除警报,告诉人们不必增加支援。
   安丰民风淳朴,一家有灾,多远的人都来挑水。永兴桥下吴经略粮行隔壁一糟坊失火,先是邻居三四人敲着塘瓷面盆出抬盐巷一路敲上北;其中有一人报告火灾人家及位置.那一个个用水桶从海河拎水上岸奔火场倒入水龙的群众场面很是感人。
       火灾过后,损失再大事主有一件事是必须做的,叫“挂红”;他家的大门前要贴一张红纸条,然后再用几张大红纸写上感谢信四处张
贴;如果是开店做生意的商家,女主人的娘家人还要买来鞭炮蜡烛及“四只眼”(肉鱼之类)去敬火德星君。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