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资料分享] 校园欺凌再次触动公众敏感神经:成长的噩梦如何避免

[复制链接] 0
回复
677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616

主题

2647

帖子

8906

积分

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8906

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2-13 18:56: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克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对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今年11月,总理在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社会道德文明、尊重保障人权、国家法治水平的体现。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和政策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校园欺凌、暴力、虐待、性侵、拐卖等侵害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九部门发布防治校园暴力指导意见构成违法犯罪学生将收容教养
  教育部日前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对校外成年人教唆、胁迫、诱骗、利用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重惩处。
  《意见》提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
  教育部等部门强调,要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提高学校治理水平,推进依法依规治校,同时,避免学生欺凌和暴力通过网络新媒体扩散演变为网络欺凌。
  12月上旬的最后两天,关于北京中关村二小一位10岁学生被欺凌事件的报道,在自媒体、公共媒体间迅速传播,随之引起广泛讨论。
  舆论的关注始于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
  这位母亲讲述了自己就读于中关村二小的儿子被两名男同学堵在厕所,用沾染尿渍的厕所纸篓扣在头上的经过。她的儿子因此产生了应激性心理创伤。
  短短几天,围绕事件的不同声音持续发酵。中关村二小首先在其官方微博、微信上作出回应,称“学校还将做持续努力”,并呼吁“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
  11日上午,北京市教委郑重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妥善处理中关村二小学生受伤害一事”。
  
  尽管事实有待进一步还原,但“校园欺凌”再次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这一次似乎离得尤其近。
  我们也该追问:
  当欺凌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玩笑和欺凌如何区分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屡发生,甚至会升级演变为“校园暴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公布的一份针对10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而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浙江大学一份针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显示,49%的青少年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而87%的青少年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这样大概率的数字让“校园欺凌”这四个字显得十分沉重。
  但在青少年的世界里,玩笑与欺凌,打闹与伤害,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很多青少年对校园欺凌乃至暴力的恶劣性质依然没有明确的概念。
  甚至在很多成人看来,孩子之间的事情不会严重到哪里去。
  在中学担任心理教师的王芳向记者描述了“玩笑”与“欺凌”之间的差异:“‘欺凌’是指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带有明显的主观故意,时常伴有威胁、恐吓、打骂等暴力手段。而玩笑则是以搞笑取乐为目的,可能伴有嘲讽等语言攻击,但往往适可而止。孩子有时会开一些过火的玩笑,有时不太容易区分。这就需要老师从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入手做判断。”
  长期在小学担任心理教师的温鸿洋说出了她的判断:“孩子在成为受害者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表现证明其会成为受害者,这是老师和父母在事件发生前应该关注到的。”
  有哪些异常的信号值得关注?
  温鸿洋说:“比如孩子的性格是否懦弱、平时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怎么样?孩子在班级的人际交往情况又如何?以及他们的学业状况等等。”
  而孩子因为什么原因会变成“受害者”?温鸿洋分析:“一是性格懦弱,二是有一些不讨人喜欢的特征,三是缺少亲密同伴联盟,四是没有有效的及时支撑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来自老师和家长。”
  温鸿洋表示,“不太讨人喜欢的特征”包括“不良的卫生习惯、不当的情绪表达以及不适当的言语”,这些也许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它却可能引发一场实实在在的校园“欺凌”。
  
  面对欺凌,是逃避还是“打回去”
  中关村二小学生受欺凌的事件发生后,绝大多数人站在了支持这位母亲维权的一方,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她的做法“值得商榷”。
  专栏作家彭晓芸认为:“我不喜欢这位控诉的母亲的性格和教育方式,从她的文章感受到的气息有点令人窒息,母子生死之交的笔法是在强化自己的悲情和愤恨。”
  那么,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怎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
  王芳说:“作为家长,无论是哪一方,都应先多听听孩子怎么说,不要急着下结论。要先‘确认事实’,不能‘感情用事’,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多沟通。作为班主任,应认真仔细了解问题始末,然后及时通知家长。如果孩子有应激反应,校方应及时找专业人士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温鸿洋认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应该区分对待,“关注施暴者,我们要关心学校怎么处理,家庭怎么补偿,怎样妥帖地惩罚。而关注受害者,我们要关注心理疏导。父母要告诉孩子,被欺负不是他们的错,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卑,不要让孩子毁了自信,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一些父母认为,被欺凌后最好的方式是“打回去”,温鸿洋认为这并不可取。“不能教孩子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他就成为下一个欺凌者,要分清欺凌的程度,懂得谈判和寻求帮助。”
  同时,专家表示,要认清这些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插曲,不能选择逃避。“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在三方的努力下,施暴方真挚地道歉,孩子们‘握手言和’。当然,三方的‘担当、理性、宽容、仁慈’是这个结果的基础。”王芳说。
  
安徽启动校园反“欺凌”教育活动,邀请辖区民警为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韩苏原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成长的问题更重要
  在这个事件的讨论中,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温鸿洋认为,最迫切的是“老师应该思考如何避免欺凌的发生,父母应该思考自己的孩子在欺凌事件发生时会属于哪个群体,应该如何教育”。
  如何避免校园欺凌事件?
  “班主任老师、德育老师、教务老师和心理老师应协同工作。”温鸿洋说。
  王芳也表示:“德育课、心理课、班会课以及班主任的日常教育都应体现。”
  而在宏观层面,此前国家对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作出了新的规定。
  
  11月初,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对于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意见》也有相关对策,比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
  但总体来说,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以及落实,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些制度规定真正发挥功效之前,依然有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为学校里的“边缘人”。
  王芳说:“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一个需要方方面面关心和努力的问题,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爱心和精力的问题,不要让孩子感到有‘爱的缺失’,也不要过度关注成绩,孩子成长的问题更重要。”
  
  破解校园欺凌,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一般认为,校园欺凌的出现,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的原因,但其中或多或少都有“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子”:
  一是个体同情心、同理心不强、恃强凌弱、欺负弱小,这一点往往与家庭对其过度宠溺相关。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小皇帝”们到了学校,都希望延续这种状态,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上风,诉诸武力成为许多孩子达到目的的最终选择。
  二是家庭成员间沟通方式简单粗暴,迷信暴力解决问题,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原因。父母间因家庭琐事互相指责,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带来了极坏的示范效应,让孩子形成了可以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宣泄不满情绪的错误认知,欺凌行为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部分父母秉承所谓“虎爸虎妈”“狼性教育”的思想,在孩子出现欺凌行为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只要“不吃亏”“不受欺负”就行,更是成了推波助澜的催化剂,混淆了是非对错。
  三是部分学校对德育教育、法制教育重视不足,学生不服管、教师不想管,不敢管的现象突出,这一点与部分家长对待校园欺凌问题的态度有一定关系。部分家长双眼紧盯高考的“指挥棒”,无限拔高考试科目的地位,认为德育、法制课程的开设是浪费时间,只要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而一旦出现问题就向学校施加压力,致使教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对校园欺凌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带来了恶劣影响。
  四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学生盲目效仿,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教,造成家庭教育中监管作用的缺失。
  在家庭中,怎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来防范校园欺凌行为的出现呢?那就要有三“心”:
  一是要“细心”。家长平时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言谈举止,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例如,作为校园欺凌的受害人,孩子往往会在身体、心理、行为等方面发生改变,如:身体上出现莫名伤痕,孩子却无法解释原因或原因牵强;经常逃避上学,不愿如厕,自我封闭,甚至出现自伤自残,自杀行为;经常坐立不安,口中念念有词,睡眠质量不佳;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等。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家长长期漠视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反常细节特征,而孩子又因种种原因不愿意敞开心扉,可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二是要“耐心”。家长应掌握亲子间沟通技巧,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所欲所求。沟通是人际传情达意、交流反馈的过程,其三大要素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为:沟通的动作、沟通的方法和沟通的内容,只有采用正确的动作,恰当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沟通内容的上传下达。因此,当孩子身上出现疑似实施或遭受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时,家长应放低姿态,换位思考,注重眼神、表情、动作等非语言沟通,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其说出实情,切不可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让孩子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是要“公心”。家长应以身作则,明辨是非,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对错标准,配合老师、学校进行管理,切勿不问青红皂白,一味推卸责任,横加指责。
  下面是孩子们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小贴士,家长们赶紧帮孩子收好吧~
  防范技巧

  • 吃穿用度低调点:日常穿着要保持低调,不要盲目攀比,防止成为校园欺凌的目标。

  • 按时回家不贪玩:对校园欺凌的易发时段(上学、放学,课间休息,室外活动课程时间等),易发地点(校园内的厕所,树丛后,围墙边,校园周边废弃房屋等)要有所重视,规避偏僻路段,按时回家。

  • 无谓冲突要避免:平心静气,不惹事端。

  • 出行带上小伙伴:出门时,应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行动,不要落单。

  应对技巧

  • 遇到侵害会说“不”:遇到侵害时,要挺胸抬头,表情坚定,目视对方,清晰而明确地正告对方,起到震慑作用,令其知难而退。

  • 沉着冷静巧应付:对方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时,要沉着冷静,尽可能拖延时间。

  • 缓和气氛少动怒:遭遇众人包围时,应从双方共同认识的人或知道的事情入手寻找话题,防止激怒对方。

  • 保证安全多求助:不贪恋随身财物,以保障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寻机向周边高年级的同学、老师、警察或路人求助,脱离险境。



文章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