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城乐聚社区

[焦点热议] X老人家:阅读千年古镇的历史--东台安丰旧事(全文30回)

[复制链接] 44
回复
1610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5-29 18:15: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29 23:11 编辑

安丰"三龙" 各事其主---安丰旧事 1/30

         安丰街上四仓巷是比较出名的,除了原来有一所善善堂小学堂,主要是有一位名闻遐尔的老中医沈秀章,旧时安丰老中医不少,但出名的不多,就是这两位,另一位是儿科尹小泉,沈秀章是看内科的,虽不能说手到病除但治愈率是高的,我父亲的结核就是他看好的,又因为他和我父亲都爱好金石书法,所以成了朋友,他家有什事我父亲也去应酬,有一次他家"做祭"带我去过一次.
     沈秀章有三子,因家境较好都能上大学.
     老大沈成龙,又名沈仲浮,一九二五年间任青年党宣传部长,当时有一份探讨国家前途命运的丛刊<<国运>>编辑中有邵力子章伯钧等,他亦是其中之一,一九四五年之后任苏州市市长,四九年去了台湾,不久退休,直到两岸开通后要回老家安丰探亲,安丰有关部门得知这个消息赶紧安排人修理他的故居,他的老房子靠近安丰小学,老早就做了安丰小学伙房及宿舍,现在全部搬走,门前的道路也修建一新.
     老二沈从龙,从安丰小学走到上海交大机电工程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在西雅图西屋电器公司做事,五零年为报效祖国决然回国,在一机部设计院担任工程师,后又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改革开放后担任哈尔滨副市长,他虽是民主党派成员,却以共产党员的条件要求自己.
     老三沈兆龙,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毕业后任泛美航空公司高级机械师,改革开放后常往来祖国讲学或提供一些资料,还派他女儿到沈从龙厂里教授英语.
     安丰这三龙常常是安丰人感兴趣的话题,弟兄三人各走三条路,各为其主,但没有为敌,观点虽不同却都有一颗中国心.沈家弟兄三人就有两个为敌方做事,这种社会关系是很复杂危险的,但历次运动在安丰的沈系家人都相安无事,这是由于沈家人缘很好.            (据沈氏资料)

思子塔的故事---安丰旧事   2/30

     安丰解放后,教育部门为方便不能去东中读书的部分小学毕业生,在安丰小学办了一个"带帽"初中班,校长是朱云,我读初一,班主任是教语文的杜润五老师(其子杜加祥是安中老师),写得一手好颜体,在他的影响下,我们有几个学生也跟他学写毛笔字,几乎每天练大仿(大字),由此对书法有了兴趣.
     这一天下午没什么课,杜老师带我们五六个书法爱好者去远足,"远足",这是当时学校对去郊外踏青游玩的一种说法,久坐教室的我们当然很高兴了,杜老师还让我们带上几张光连纸(白纸)和五B铅笔.
     出了校门经四仓巷过田河边上的通商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安丰的地势是"两河夹一街",河上多建有木桥,街西这条河是串场河的支流叫田河,河上木桥很多,南有王家桥,北有鲁家桥傅家桥西寺桥等,这些木桥大都是淮南盐商安徽茶商捐建.我们过了通商桥西行一百多米就见偌大的一处庄园,杜老师说这是袁家花园,进了袁家花园拱门,又见左侧有一宝塔,记不得是多少层级,大约有二层楼高,是一座实心砖塔,不能进人,其形状和我们在书上看到的塔的图片差不多;第一层塔内空间有两张方桌这么大,塔内案台上供着带有镜框的一帧约有七八岁男孩的照,台上并无他物,塔门上方的横匾刻有"思子塔"三个字.
     这花园的主人叫袁伯勤(后人袁东原老师仍健在),是前清举人(一说是秀才),仅有一子从小聪明伶利,四五岁时就能背很多唐诗,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跌杀,含在嘴里怕噎杀",不幸,到七八岁时夭折,袁伯勤为纪念爱子,遂在园内建一座灵塔,将幼子照片供在塔内,又在塔的一边修一长廊,长廊内壁嵌有七八块白玉石,石上镌刻有袁老的文友为他的儿子撰写的悼诗,各种字体都有,主要有常见的颜鲁公柳公权字体.这时杜老师教我们拓碑,先是用相应大的白纸蒙在石碑上,然后用铅笔在白纸上轻轻磨擦,不久,碑上的字就出现在白纸上.
     笫二次我们不用杜老师带队,几个人再到思子塔旁拓碑,这回是采取另一种方法:用棉球蘸墨汁在白纸上不断按捺,石碑上为阴文,而印到纸上则是黑底白字,虽比用铅笔拓文清晰,但下手要细心,不然笔划会走样,石碑拓下来我的两手己沾满墨汁,可惜这些拓片没有能保存下来.
     思子塔和袁家花园原也是安丰一景,不时有人流连,但去人更多的是安丰名人廖云之(上海吴淞区书记廖拓父)在此办的"淘西茶馆".
     现思子塔己毁.





本帖评分记录贡献 收起 理由
云中漫步 + 20 好帖, 我不支持谁支持!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8:1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29 23:10 编辑

吴野人与隐山(图)---安丰旧事 3/30

        在省电大工作的同学夏振明(子夏航)来到我家,要我陪他到新灶大队考查一座叫隐山的山,我先是一怔,我们这里属苏北大平原,那有什么山,他说有就在新灶,这时我才想起来,在离新灶大队北约一百公尺的公路东一条小河沟旁边,好像是有一座"山",准确地说那是一个大土堆,但这个土堆很大,有二层楼高,堆顶有四五张方桌这么大的面积,上面长满杂草,无其他特出之处,我小时为中秋找野生供品曾和小伙伴去过这个大土堆,怎么会叫隐山呢.
     夏振明爱好文史,在工作之余研究前清安丰布衣诗人吴嘉纪(吴野人)的诗,吴嘉纪的诗集在北京图书馆及省图书馆都有收藏,夏振明收集了不少吴诗并有著述问世,在吴嘉纪的诗中多次提到他居住地新灶的隐山,所以夏振朋要来考查一下,因我是吴家后人的亲戚,要我陪他去.
     吃过午饭我们各骑自行车去到新灶,走近新灶大队就见公路东侧有一大土堆,我说这大概就是所谓隐山了,这隐山伸向小河中,有一土坝相通,似半岛形,我们踏着乱草上得隐山,山上是齐腰深的毛草,站在山上极自远望,四周是农田农舍,己不见昔日灶烟了;想那时吴野人来到这座山上望着新灶煮盐的灶民,以怎样的心情构思新诗.
     下得"隐山",我们来到新灶大队,这里有一条百十公尺长的小街,街西吴嘉纪的后人吴大慈在此衣包地结庐隐居,我们请教他关于隐山的来历,他也不太清楚,只知那土堆叫隐山,小时去玩过.我们这里对山的概念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总想有山,安丰附近也有一些高地土堆,都以山冠名,如下灶村的一处高地叫"虾蟆山".新灶的这座"隐山"在后来平田整地中消失.
     吴野人后来的几代人大都从医,三爹吴越人在泰州师承名中医王某,"吴越人诊所"的牌子现藏于安丰"吉宝轩";五爹吴大慈(又名吴佛缘)在安丰周家巷置业挂牌悬壶,和医道一样出名的还有他的书法,墨宝多为人收藏,他编写的真草隶篆的字帖在其孙吴建陵处,其大公子吴贻谷也操祖业,解放后被东台人民医院聘为医生后又被南京中医学院聘为教授,编有<<处方大全>.

周五爹请陈毅吃饭(图)---安丰旧事 4/30

        一九四零年黄桥战役后,陈毅率部北上,途经安丰住在东寺巷一关系户家中.其时安丰正处在"拉锯"态势,敌伪我三方势力不时在这里轮流亮相,陈毅来时,安丰呈短时期的"真空"状态,共产党在一三仓的地方政府不失时机的派宣传队上街宣传抗日,就有袁贯一杨政等人.
        陈毅是儒将,能文能武,又善于做统战工作.共产党有三大法宝,统战工作就是三大法宝之一,他在泰州姜堰等地曾和当地开明士绅有过接触,现在到了安丰这个东台的重镇,他也闲不住,经过了解决定一会安丰社会贤达周五爹周家华.
        周五爹原为前清举人,平时设馆糊口,前国民政府江苏省省长王茂公曾是他的学生,因此把他介绍给接任的省长韩国钧那里当幕僚,而韩国钧是同情新四军的,离任后常住海安老家,其时国共两军常有磨擦,韩曾多方调停,与陈毅有一定的私交,多互通书信诗稿,有这一点渊源,又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拜访周五爹;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想通过他对韩国钧表示谢意.
        这一天,陈毅假座"一品香"茶馆请周五爹吃早茶.
        一品香茶馆开在周家巷口漆家大楼内,由一不起眼的小门进去,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只去过一次,进了小门别有洞天,就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台城的红兰别墅一样,雅座设在花格玻璃门窗的客厅,有字画布置其间,古色古香.这类有档次的茶馆大都藏在深宅大院,不似开在路边的荒饭店.
        这一顿早茶一共两桌,在座的有陈丕显黄克诚等人.老板叫周能原,特地办了脆鱼(炸黄蟮)盖浇鱼汤面,据说陈毅还叫加汤.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当日晚周五爹回拜,早早约了安丰知名人士牛芷青束远云等一起去请陈毅到一品香吃晚饭.牛芷青原为民国时期安丰农业银行负责人之一,商会会长,束远云是药界领袖,在当地都是有影响的人物,陈毅愿和这些人来往欣然受邀.晚饭是四桌,席间陈毅也讲了话,第二天陈毅又通过他们约请安丰各界人士在北都天庙开会宣传抗日.
        安丰解放前夕,没有工作的周五爹重操旧业收了几个学童,解放后学童都去了公办的安丰小学.周五爹赋闲在家生活很是困难,虽有亲人在美国也无法接济,有一次友人钱少卿去他家,看到周家在将一闲置房屋卸瓦卖;明间隔板也拆了一部分卖钱养家,钱少卿不忍遂找在省工作的朋友黄一峰向江苏省省长反映,这位省长又向己是上海市市长陈毅反映,陈毅不忘旧情,聘请周五爹为文史馆员,每月三十多元.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7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云麾将军(从三品)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49231

人气网友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内测之星建言之星

45#
发表于 2015-6-11 05:38:57 | 只看该作者
安丰镇 早就有名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22:59:49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古镇的人文历史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9:01:57 | 只看该作者
做祭.独特的悼念活动(图)---安丰旧事 29/30   

   

       一位老中医沈生的老母去世,包括我父亲在内的十几位友好相约为沈母做一次新式的悼念活动;沈家的几位公子都是大学生,崇尚文明,不喜欢旧的那一套,所以完全同意并确定了时间.去时父亲把我也带上,因为兄姐几人当中我是"老个儿",性格又和他差不多,认为将来能"踏他的脚印"(继承他的事).父亲在长衫上套上他平时出客的"马褂",还叫母亲翻箱倒笼找出二哥小时穿的马褂给我穿上.那时安丰街上稍有身份的诸如老板医生私塾先生等人参加什么活动都穿这种衣服作为礼服.
       来到沈家,大门楼内就是一通鼓响,接着哨呐声起,此刻屋内人知道来了贵宾孝子准备陪拜,我们磕了头就被一位女子引入一间小客厅,里面己有几位在座,让坐之后是上茶进点心,点心是两只素包子,不知是哪一位看我是小孩子还给了我一个苹果.平时我是以罗卜当水果那里见过这玩意儿,不知怎么吃法.
      在小客厅用早点的都是受邀参加活动的"长衫客";而众多来吊唁的包括邻居的普通客人磕了头献上锡箔就走,他们也有早点吃,不过是站在厨房里把两只包子吃完;有的不吃将包子装在口袋里带回家.
      参加活动的客人陆续来到,有我舅父牛芷青,我认识的药房老板束子爹,束子爹也带着他的比我大三岁常在我家玩的大儿子束德逸(今仍健在),客人到齐后鱼贯入灵堂;灵堂一片白色,没有花圈只有挽幛,此时周五爹己端坐于供桌右侧的太师椅子上,追悼会开始周五爹读悼词,众宾客排列于亲属之后行礼如仪.
      做祭即跑灯开始了,穿堂三进的房屋前两厅己打通中间天井搭了布棚,参加跑灯的十几人,一律长袍马褂头戴硬边礼帽胸前别着小白花;每人手上捧着一只有碗口大小状似荷花的"明角灯"(琉璃灯),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烛,在吹手的哨呐声中,跑灯者随即起步,在天井的棚架下来回"串花档儿",即按一定的路线走来串去;同时捧灯的右手时而左右晃动时而上举下落;步子由慢到快,那发光的"明角灯"在人群中闪灼.我想他们每人大概会有固定的路线步伐,所以不会互相碰撞;走得如此娴熟规范平时必定也训练或多次进行此类活动吧.
      据说,旅居南通的安丰商人杨某,有丧事时还特意将安丰做祭的这套班子请去,仪式操持人何文俊亦被邀,这种文明新颖的悼念形式我至还没有听说其他地方有,即使现代的安丰人也不懂什么是"做祭"了.







1010 (1).jpg (248.65 KB, 下载次数: 0)

1010 (1).jpg

1010 (2).jpg (204.97 KB, 下载次数: 1)

1010 (2).jpg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8:58:1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遭遇---安丰旧事 28/30      

       我曾经读过一本前苏联有争议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现在借这个题目作文.
      此人姓周名世同(化名),家境贫穷,父亲去世得早,靠母亲帮人家洗衣缝补维持生活;周世同从小就是补丁衣,仅有一双布鞋算是奢侈品只能过年穿,从没有穿过袜子,常年光脚丫穿很便宜的"蒲鞋"(一种蒲草编的鞋,耐磨),冬天也是光脚穿垫有棉花的“茅窝”(茅花草编的“棉鞋”较暖和),家中生活如圣人所说“几月不知肉味”,正常是三顿玉米糁儿粥,偶尔中午吃一顿大麦粯子饭,中饭菜大都是屯咸菜咸瓜子或豆腐汤之类,长到十二三岁,母亲送他到一家糖坊当学徒“混个嘴”,没工钱拿,待到”吃了三年罗卜干饭“满师,才能拿一点工钱,家中生活才也稍许改善;周世同个子高有“力作”能吃苦,真是“尿里来屎里去”,什么活都干。俗话说“给老板拎尿壶”,他还真给老板倒过尿壶;老板满意师傅也欢喜他,这师傅不怕"教会徒弟杀师傅",教周世同做麦芽糖的手艺,没多长时间,做糖的技术工艺流程竟都学会了,这人有雄心,不甘心做"下人",要"自立门户",于是借了一些钱在永兴桥口租了三间房子,自己开糖坊,他是"既做校长又打钟,既做老板又做工,"因此经营成本不高,属艰苦创业;经过几年生意有了发展,就雇用了两个工人,他也"脱产"了;有了钱后就将租的三间房屋买下来;大儿子到了婚龄,说亲的"把门槛都踏依掉"了,接下来三个儿子也都成了家.
      周世同很勤俭,是属于"得了千个巴万个的"守财型的人,那钱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三个孩子挤在一处不方便,但他不置房产,他有大计划.就如本街一些发了财的商人那样,他们有了钱就热衷买田买地,因时局不稳,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时只有田地靠得住,店面财产可抡走受损失,但土地是抬不走;有了土地就有粮食,那是饿不杀的;所以他在西乡凤凰垛买了几十亩田,想到儿子大了不能在家吃闲饭,就打发二儿子去种田,田多种不过来,将一部分田雇了一个姓吴的来耕种,每到秋熟姓吴的就摇着船送粮给他,这时国军进驻安丰,南北围子(北围子在今下灶村四组南围子在南石桥南)都是国军驻地,不能通行,只有东西两河上的木桥可通,但木桥上设有"档子"(木栅栏)并有自卫队员站岗,乡下人不敢上街;周边集镇商人也不便往来,糖坊几乎"息作",但不愁,周老板有粮食可收,生活还是过得去.
      不久安丰解放,农村"分田分地真忙",再没有佃户送粮了;定成分时周老板顺理成章的成了地主,只分几亩生活田,仍是老二在种,接下来他这个老板"华丽转身"变成地主后,等等各事因篇幅所限,不在这里罗索了.
      尾声:若干年后周世同的二儿子常对人说:买什的"告人"(埋尸体的田地)害了我们,到现在还是农村户口.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8:56: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6-1 18:59 编辑

耶稣堂挖小孩的眼珠吗?(图)---安丰旧事 27/30



       我小时候第一次经过安丰耶稣堂是快步通过的,第二次胆大一些,对大门稍稍一瞥,里面黑洞洞的悄无声息,很是神秘,但仍不敢进去玩;好几次听一些大人说教堂里有“洋鬼子”专门挖小孩子的眼珠子去做药;不仅是我,再顽皮的小孩都不敢进去。
      安丰有两处教堂,一是耶稣堂,在今民主街,共有朝东的三进房屋带一二小房间,中进是大厅应是宗教活动场所;原来的牧师姓黄,因年老退体,东台教会遂派戴南教徒赵洛天来安丰耶稣堂主事(赵洛天之女赵明珠嫁给王志合是我朋友),但不算正式牧师。赵洛天小时因父亲信教又见台城神职人员来戴南传教,从此对基督教有了兴趣,接着也入了教;后来赵洛天跟人学中医,学成后给人看病谋生,同时在戴南也主持宗教活动,是一位有成绩的信徒,到了安丰更积极工作,信徒有所增加,他也不时到有教徒的村庄传道;平时乐做善事,给人看病分文不收,逢到青黄不接的荒年成就在教堂放粥,不长时间升为牧事,传说中"挖小孩眼珠"一事也随之烟消.
       在鲁家桥河西的一座教堂名天主堂又称"育婴堂",收弃婴,穷苦人家子女多养不去或私生子都送来,大都是夜间进行;育婴堂门口有一小屋,屋里放有一只小箱似的卧具,并无人看守,是谁送来无人可知,这些婴儿的去向也没有人知道.
       天主堂是在一九二四年由美国神甫创建,神甫名沈良佐,说是中国人,但高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人们猜他可能是混血儿,经常见有从美国汇钱给他,据教堂对门竹排行崔某说,沈神甫与邻居相处较好,常施西药治一些头痛发热什么的,院子里长有人们不认识的花草,沈神甫有时将院内长的"洋柿子(番茄)送给邻居,这两座教堂各传其道相安无事,耶稣堂牧师赵洛天娶妻生子,天主堂神甫则是独身.
       到了一九四九年新政权建立,认为这两座教堂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证据,应被摧毁,神职人员被"扫地出门",天主堂先是做"东丰联师"的教师培训班教学场所后又做了安丰敬老院,只令沈良佐居住在靠大门的一间屋内,这个屋子地基高,屋内铺有木地块,地板下空隙大,”运动“时有人认为这里是地下室,可能藏有财宝,撬开一看什么也没有;文革时沈神甫被疑为"特嫌"不知下放到哪里去了.  民主街上的耶稣堂作了酱菜厂,收师赵洛天搬到安丰地藏庵旁边的两间空屋居住。宗教信仰的坚持有时甚于政治信仰,赵洛天见住所旁边有一间无人过问的空屋,打扫一番后就在墙上挂上十字架图像,按时做礼拜,这空屋面对大路的门原己封死,只有天井中有一不引人注意的小门进入;又由于他不常外出行事"低调",竟逃过文革的冲击,他就躲在这个小屋内迎来了春天,赵牧师去世,后人将这屋扩建正式做了安丰耶稣堂.恢复了活动.


     




1010.jpg (371.35 KB, 下载次数: 0)

1010.jpg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8:54:06 | 只看该作者

X老人家:账房先生---安丰旧事 26/30

账房先生---安丰旧事 26/30
       东抬盐巷囗有一家名为"郁源来"的酱园店,老板是我叔父郁怀茂,三开间的门面,店内的南边是曲尺形的柜台,北边堆着坛子,中间为走道;酱园是前门开店后门作坊,作坊内按季节性不同加工酱制品;店里不做酒但有酒卖,白酒销量大利润也高,除了家庭及酒店买酒,还有就是一些"短打客"(穿短衣衫),街上的贩夫走卒,他们掏出两枚铜板(铜元)扔在柜台上,学徒随即提供酒碗,不必用筷子,店里有五香茶干卖,二三块茶干,就这么站在柜台边,来这么一顿享受;店里卖的都是散装酒,会喝酒的"短打客"都是"神气码子",两眼直盯着学徒拿酒端子(酒提子)打酒,看酒端子满不满,如学徒手一抖端子稍一歪,酒端内的酒量就不足,能相差一大口呢,这就会有意见,还有,酒里掺不掺水酒客也能尝得出.有的不良店家酒中渗水,图一时的利,但那是"一锤子"的买卖,
       郁源来酱园请的账房先生姓洪,实际上是二老板,因为人忠诚老实深得老板信任,店里的事都托付给他,他不但管账,作坊的事他也管;他规定学徒零售时不收纸币,只收铜板(铜元),即使有了大生意收了纸币他也想办法换成"银洋钱"(银元).因时局复杂纸币多变,市面上的纸币因时期而异;民国时期用的是"法币",安丰人叫"中中交"(即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生活中常有这么一句话:"给两张中中交",但"中中交"群众不欢迎;到了抗战时,市面上流通"储备券",这是伪政府发行的,群众也不信任,生意场上大多是铜板来铜板去,一直到解放前夕,安丰街上还流行铜板.铜元虽好但也不很方便,洪先生有新发明.
      洪先生请人做了一个大竹筒,约有一公尺长,中空,内径有大碗口大,立于柜台一角,每每有顾客来买东西,学徒收了铜板随手投入竹筒内;有时学徒车竹筒有一点距离,他也懒得走近随手一掷,他好像有这种绝活,铜板不偏不倚进入竹筒;洪先生设这个竹筒的初衷是外人不便随意取拿,手臂伸不进去;到了晚上收市,学徒才"竹筒子倒豆子"似的捧着竹筒将铜板倒在账桌上由洪先点数入账;学徒扔铜板到竹筒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至不免有一二铜板掉进柜台里地板缝内,学徒也不去拾,摸到这个秘密,我和堂弟就到柜台地板缝中捡上二三枚上街买糖,洪先生佯作不知学徒也不好吱声.
      账房洪先生算盘是非常精的,闲时叫我们学算盘,家长也有这个意思让我们学,便于今后立足社会;开始我们是五个指头在算盘上扒拉,洪先生教我们只能用三个指头即拇指食指中指,但我们"玩不转",洪先生就教我们在手掌夹一小纸团,可限制其他两指,但我们始终没有学好,只会加减.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2:16: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还有五贴明后天整理好了发上来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2923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祝新盐城论坛各位朋友们 →阖家欢乐 幸福安康←

Rank: 12Rank: 12

积分
10579

人气网友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内测之星建言之星

38#
发表于 2015-5-31 12:10:07 | 只看该作者
盐城上策纸箱 发表于 2015-5-31 12:09
好历史!!!!!!!!!

拜读了!!
热线:0515-8990 1111网址:www.yc1111.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2923

帖子

1万

积分

忠武将军(正四品)

祝新盐城论坛各位朋友们 →阖家欢乐 幸福安康←

Rank: 12Rank: 12

积分
10579

人气网友首届研讨会纪念勋章内测之星建言之星

37#
发表于 2015-5-31 12:09:51 | 只看该作者
好历史!!!!!!!!!
热线:0515-8990 1111网址:www.yc1111.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09:1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31 09:30 编辑

老人堂吃饭 土地堂睡觉---安丰旧事 25 /30        

    老人堂里吃饭土地堂内睡觉",这是安丰人调侃无所事事衣食无忧人的一句俗语.
    即使在那个时代,厚道的安丰人都很热心公益事,乐做慈善,商人们赚了钱也不忘做好事;举凡安丰的十几座木桥大都以姓氏冠名如王家桥
周家桥等,盖因这些桥是某私人捐资修建;南石桥南茶棚就是王艮后人的善举;还有那各有特色的古巷,杜家巷地面是麻将形小麻石铺就而抬盐巷
则是铺的大麻石且都有下水道,这都是住在这巷子里的商人所修.
   古塘巷在安丰比较出名,不仅有东岳宫(大殿仍在)八功德浴池蔡氏大院以及民国时期初级中学所在地,还有极受穷人欢迎的"老人堂",老人堂在古塘巷口,坐南朝北的三间平房,内设有四五张方桌,每天来这里吃饭的约有二十多人,都是本街家中不能"开伙仓"的孤寡老人,也有流动
人员,不要任何手续,坐下来就有得吃,只要跟负责人说一声,其实是不得己才来的当然不能拒绝;一日三餐是糁儿粥,隔三差五中午有一顿粯子
饭,负责人是一位浑名”黄瞎子“的人,烧洗是有能力的老人轮流;也有不在这里吃的可以领他应得的一份回家自炊。
    老人堂为教育家侯湘石叔祖父侯六爹所办,侯六爹经营几爿商店,发了财后就在西乡凤凰垛买了几十亩田,这就为他办的老人堂提供了
钱粮,侯六爹年老后将田上事务请沈秀章经管;他还在周家开了一家名"濯锦池"浴室,规定老人堂的老人来洗澡不要钱,其他人则收费,盈利的
钱为补贴老堂开支;同时也有侯六爹的朋友不时捐一二石粮食给老人堂.若干年后侯六爹去世,街坊上的人集资在"大尖"(今大港村)一地立了一座简易石牌坊,上写"乐善好施"四个字;老人堂直到解放后被公家接收搬至鲁家桥河西天主堂内.
    有些无家可归者或外地流浪人员,虽然在老人堂内解决了饿肚子问题,可住宿呢?
    在关帝庙东侧有一两间房屋是"土地堂",它不同于乡间几里一处的仅有方桌大的小土地庙(当地常以"二里庙","三里庙"标地名),这土地
堂干净宽敞,仅有一座小案桌供奉土地公公土地娘娘的神像,在众多神仙中两囗子同坐一处享受香火的实属少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在这里
过夜,渐渐地被无家可归者视为"福地";有住一两宿就走有的长期以这里为家,这些人能延续生命就是靠的老人堂土地堂;因土地堂地处闹市,来
往行人多,常有人看到这里过夜人就拿一二件旧棉衣给他们;俗话说,"蛇死有人挑,路倒有人包,"土地堂里也有去世的老人,好像并不需公家过
问都有人来处理.在我的印象中,安丰还没有过"路倒"(倒毙街头的穷人)无人管的事.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09:15:36 | 只看该作者
当铺 * 会社---安丰旧事 24/30

    如果说抬盐巷永兴桥一带因盐包场的盐运事业而繁荣,那么安丰以周家巷为中心则集中了行政机关金融行业以及富商府第;巷子北是曹家大院,后做了人民公社的办公地,至今仍有旧迹可寻;巷子对面有钱家花园知名茶馆"一品香"办在巷子囗戚家大楼内;巷子南串巷为教育家侯湘式旧居今成为太平洋浴室.
     进周家巷不几步的北侧,有一很气派的铁栅栏大门,这是有私人股东的农民银行安丰分行,行长是安徽藉儒医牛芷青,紧靠农民银行今和平饭店处有一家很有规模的当铺,名恒宇,包括二层楼在内约有一百多间房屋,老板是如皋人沙某祝某,朝奉是响水人韩亮.当铺不似农行高高在上,颇受穷人欢迎,本地很多人并不认为当铺完全是盘剥穷人,能为穷人救急有一定积极意义,下层人士为取生活费或还债或婚丧急事,多将衣服铜锡器送去典当换得现金,当品大多为衣服,据曾在恒宇做事的韩爹说,当铺养了很多猫为防鼠害,如当的衣服被损坏,赎当时就赔多了;当期为一个月不等,到期不赎当,老板就可以将当品卖了;不少穷人当衣服到期并不赎当,实际上是将衣服贱卖给当铺,因为到市场上寄卖衣服有时间性不能马上兑现,送到当铺即有钱;除了穷人进当铺也有老板及落泊大户人家当东西,但他们都是秘密往来,怕丢面子.
     在这家恒宇当铺斜对面钱家花园隔壁也有一家小当铺,名恒丰,是安丰刘明生经营,除典当外还贷款又似钱庄角色,因本小不善管理办了二三年就关了门;至于恒宇当铺也在抗战时不知什么原因被和平军麦正涛团长烧毁,留下一大块空地成为曾上演各种故事的大操场.
     由当铺农行进周家巷向西有一处所,内设一会社名"同善社",两进的"七架梁"房屋,不供菩萨,只挂有诸如八卦等图片,创办人是徐光斗徐五爹,社员约有十多名,徐五爹人高马大会打拳练气功,这"同善社"有些什么活动外人知之很少,只听说是"打坐"修身养性,据说他们属什么"洪门"帮会什么的,随着时间的堆移,安丰己没人知道这里曾有个"同善社",好像地方志上也没有记载.
     但有一个会社人们却较熟悉.
     过永兴桥向东在原钟家油厂后面有一家"理门公所",负责人是粮行老板吴家其,因在我家仅隔一条海河的对面,我小时常去玩,穿堂三进是普通民居样式,进大门左边朝南第一进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佛堂,门常关只有农历初一,十五才有佛事,会员都是男性大多是粮行老板,在中进客厅常看见许多人一边喝茶一边谈粮食行情,那客厅南北两边都是玻璃隔扇,每块玻璃上都刻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故事,我去玩就是看这些刻画,"理门公所"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去.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09:1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31 09:14 编辑

有趣的民间融资(插图)---安丰旧事 23/30

   商家开店进货有时急需现金,得借款,到银行手续繁琐,向亲友借数量不能多且有时借不到;还有人家要办喜事或修建房屋也需要一大笔钱,于是有一种民间互助的融资方法帮了大忙,这就是"请会",台城人叫"堆会",我家开杂货店也请过"会"也应过别人的会.通常是急需钱的某一人自当会主,这当然他应该是在社会上值得信赖的人,他先联络会员敲定人数,最多是二十四人,只能是二年周期,按规定,会主应请这些人吃早茶,但同时请这么多人不方便,就在茶馆买好面筹给每人一份,各人得便随时可去;在发面筹时就当面约定"摇会"的时间地址,并当场收取应会者本月的一份会钱,其数额是大家都能承受的,会主虽辛苦,但不须参加"摇会"排序,能在一二天内将首会收齐,很快可办一件事了;而且会主不给利息,其他得会人员每月要交一定的利钱,如此"滚"到最后一个得会的就可拿可观的利息了.
    "摇会"这一天可真是"盛况空前",天井里挤满了人,我们小孩子只是来看热闹,人到齐后,会主发放写有号码的字条,因人人都想抢先得头
彩摇头一把,秩序不免混礼,现在各人在"暗箱"中摸了号码字条可按顺序,大家也就没有意见了;在"摇会"现场的天井中央摆着一张方桌,方桌上
有两只细瓷大碗相扣,碗内是六只色子,会员到齐后一声开始,轮到摇会的人走到桌前,两手捧起相扣的大碗举起摇三下,因为都想得"会",做"法
头子"的人不少,有的先双手合十再摇;有的捧着碗双手过头嘴里念念有词,每摇好后揭碗看点子,然后会主和监摇二人将点数记下来,此后按点
子多少排出各月得会钱的顺序.每次摇下来,叹息声欢呼声咒骂声都有.轮到我母亲时,母亲叫我去摇,因为小孩一般都有"手局"(手气好).我只
觉得好玩,两手抓着碗拼命地摇,认为多摇几下必得好点子,但被批违规,每人只准摇三下,只好重来,一揭盖碗看下去,满眼红,不是1就是4点子
很少,只好垂头丧气退下."摇会"中竟有人一手摇下去碗中满是黑点子,又是5又是6,这种高点数,一"会"非他莫属.
    请会一次性派好后,会主每月收钱绝不隔宿,有人还主动送来,当然也有特殊"会员"一时"不顺便"无钱可交,会主就会先垫一下;面对
得"会"者会主是不能拖欠的.
    会份子还可以转让,有前几名得会者暂时不差钱,而那排后的二十几名的得会人却急需现金,于是这靠前的就将这个月会份子卖给差钱者,
卖多少钱可面议,当然也要通过会主,收齐的钱在会主那里.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09:0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31 09:10 编辑

帮船--乌蓬船---安丰旧事 22/30

永兴桥是安丰三大石桥之一,架在海河南端,永兴桥下的海河南行约二百公尺流入三仓河,而三仓河则将堤东大片直至弶港海边连接起来;在陆路,经包灶村有一大路也直达海边。永兴桥河东北河边的一排住户是以王文鉴家族为主的贩私盐团伙,他们专走陆路,可为躲避缉私队有回旋余地,但水路更发达,不管水路陆路都经永兴桥出发,所以以永兴桥为中心的半径内商店林立,河东有杜家豆腐店肉店油厂等;河西从桥的两边幅射是一家靠一家的”陆陈行“(粮食行),有吴经略林发荣方怀松杨庆余杜济川等,我家开的洋货店(杂货店,卖洋油洋火洋烛洋钉)就座落在杨方之间;而直对永兴桥的是东抬盐巷,是盐商们将盐包场的盐运经此巷到西田河边上船,一条小巷子里也都是开店的,杜恩容豆腐店张海天八鲜店周家茶馆张家米店施仁义茶食店杨彬的面店,有这么多店面粮行足见永兴桥口是多么繁荣.
     这几家粮行都有瓦厂,即从店门伸出到河边四面可通的方便交易的瓦棚,就我家没有,但门前有约三间屋大小的空场地,紧靠空场地河边是我家砌的砖石码头,原为取水洗涤之用,但常常停靠各种船只,河下船多,杂货店的生意当然兴隆了;这码头常停靠三种船,一是海下各处农户上街卖粮的粮船,一是鱼船,每年三月间的春鱼期的下午,都有一二只春鱼船停靠码头,等在这里的一些鱼贩子就在这空场地上卸货,用筐子将船舱中的春鱼装好抬上来,这时我就站在旁边等着拾鱼.鱼筐抬上岸,忙乱中不免有一二条春鱼掉在河坎上,我就去拾,因为没有过枰鱼贩子也不问;至于鱼船上的鱼老板因是杂货店常客又在门前占用场地,对于这个"七八岁狗都嫌"的小孩子也不说什么,甚至有熟悉的鱼贩子故意掉下一条鱼让我捡.不过有一点,只能限在河坎上捡,绝不能到筐中或船中拿,当然,捡也只是捡二三条而己.
     对我有吸引力的是河下停靠的"帮船",鲁迅笔下的绍兴有乌蓬船作水上交通工具,我们这里叫"帮船"即"跑单帮"的船,此种船没有漆成乌黑,船蓬是芦柴编成再抹上桐油,每天都有帮船在我家门前停靠等客,下海走亲戚跑生意贩货都坐这种船,上午开出下午有另一班到来.船老板我都熟了,常上船玩耍,那船仓就像一间小客厅,干干净净,两边都有小板凳还有一张小茶几儿;梢后头像是厨灶间,有一微形"锅箱"(缸形土灶).烧茶水,有一次船老板要带我坐他的船下海去玩,这是我极想去的,但家人不答应,此帮船要在三仓过宿,怕不安全;只有一次帮船到沈灶当天回来,家人才同意;我上了船就坐在船头看风景,两岸都是灌木丛,间或看到一二草屋屋顶,因河深不便使竹篙只能摇橹,那芦苇中的水鸟不时从头上掠过;寂静里木桨击水的款乃声以及帮船上的桐油味,我至今不忘.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09:0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苦菜花 于 2015-5-31 09:28 编辑

坐地分赃的职业(图)---安丰旧事 21/30



      一天,我到家住南袁家巷的小学同学王某家中玩,一进大门,左边是一间厨房,只见厨房里的锅门口有一约三十多岁蓬头垢面的男子坐
在草堆上,惊恐地看着我,我问王某,王某说,这是今天才来的一个贼,给他吃了饭,"天把天"就走.
     安丰的袁家巷有南北两条,南袁家巷很窄很偏僻,只住有两户人家,一为周姓,一为王姓即我这位同学的父亲安丰知名的"乡约保人"王之生

(化名),他的工作很奇特,外地流窜的毛贼常在他家落脚,成"锅门客",做了事就走路;本地毛贼他基本能掌握,这些梁上君子作案都不能瞒他,因
为要有他的保护,往往是有人家失窃,为面子不报案,也就没有犯事,销赃后向王乡约进一点贡,拿回扣之意也;但大部分人家被盗都要来找王乡
约请求追回财物.有一户人家一副锡制香炉烛台被偷,先是找锡匠店,问是否有人来卖过锡器,因为只有锡匠店可买卖锡器,没有,于是经人指点
找到王乡约,说这是家传器品,一定要帮助赎回,报酬照给.王乡约让失主三天后来听信,到了第三天,这位失主到得王乡约家,桌上一副香炉烛台
赫然在目.
    这赎金和小贼怎样分成,没人知道.而王乡约靠此收入,生活倒也可以.其实这些小贼也是为生活所迫挺而走险,现在物归原主,作案者相安

无事,这类小贼也不过是弄几个赎金,回去买米买草而己,失主不向警方报案也是因为即使报了案也不一定能破,而费用却是给王乡约赎金的几
倍.有的外地贼到这里来落脚,几天没有收获,王乡约就会给几文盘缠(路费)打发他走路;有的作案"失脚"被官府捉住,如无大恶他会去保下来,
从此这人不会在此露面了.
    本地小贼作案的传统方法大致有下述两种.

    安丰民居都是平房,到了夜晚大门并不是用锁从外面锁住,而是用门栓门杠,且门栓一端都有暗槽可插入销钉使无法从门缝中拨动.大门不

易进入,小贼则上屋揭瓦,然后从两根椽子的空隙即可顺利入室;还有是用一根粗竹篙上按一定的距离绑有小木条,借此攀缘上墙,因夜间扛一架
梯"惹眼",扛一根竹篙行动方便.海河边杜青粮行被盗,小贼曾有这种竹篙在慌乱中留下.
    这位乡约和官家是不是有什么默契,不得而知;但多年来官方应该知道他这个人的,之所以不过问,也许认为对本地治安不无裨益.再说社会

上也承了他的作为,各家难免不会遭遇失窃,有了这类事都说:"找王乡约".
    王乡约有一女儿与我大哥恋爱,母亲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因门户不当(母亲的哥哥牛芷青是民国初年安丰农行行长),没有成功.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9:04:31 | 只看该作者

RE: X老人家:阅读千年古镇的历史--东台安丰旧事(5月30日更新到第二十回)




5月30日中午,更新到20回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5-30 14:24:29 | 只看该作者
小苦菜花 发表于 2015-5-30 14:12
支持新盐城,是我们东台社员的责任。

文字编辑了,图片要你重新上传,谢谢分享。
自由、客观、多元、包容的新锐媒体!

——[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参与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4:12:35 | 只看该作者
云中漫步 发表于 2015-5-30 14:03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支持新盐城,是我们东台社员的责任。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5-30 14:03:3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自由、客观、多元、包容的新锐媒体!

——[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参与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3:01:54 | 只看该作者
         
东台安丰简史
        安丰镇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位于宋代名相范仲淹建造的范公堤(今204国道)畔,地处里下河与沿海交接处。古以商贾云集而闻名, 是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清代布衣诗人吴嘉纪的故乡。
       安丰原为海滨斥卤之地,早在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已经形成陆地,为古扬州属地,因濒临沧海,常遭海涛侵袭,初名东淘。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因倭寇和海匪时常登岸人侵袭百姓唐太宗,意欲东征,委派大将军薛仁贵作战前准备。薛仁贵在东淘这片紧临大海的海滩上开挖了2平方多公里的水系八卦阵,训练军队,跨海平倭,留下遗迹,对日后安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催生作用。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东台设置海陵监,监管南北八大盐场,安丰始为小淘场,亦称小淘浦。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至天圣十年(1033),西溪盐仓监范仲淹与江淮制置发运使张纶、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合力率领民众修成全长143里,世称范公堤的捍海堰,范公堤安丰段长约9.5公里,堤底部阔三丈,面阔一丈,高1丈五尺,壁身用砖砌成。不仅为盐民创造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播撒进安丰人民心中,从此“东淘”更名为安丰。后安丰专门建“三贤祠”以资纪念。 
       明代安丰成为闻名天下的“淮南中十场”盐场之一。明清以来,安丰镇区建成了南北七华里的古街,北起下灶星月桥,南至盐埧盈宁桥,遍布着“九坝十三巷七十二庙堂”的繁荣景象。四方商贾云集,店行坊馆星罗棋布,八百多家大小铺面,二千多人经营徽州的茶叶、油漆,江浙的绸布、江西的瓷器,中原的旱烟,远近各地的南北货。全场灶户19000多户,灶丁48000多人。明清经济繁荣时期,孕育了安丰灿烂的文化。
       早在500多年前,我国东南一带崇尚“家有王氏之书,人传安丰之学”。“王氏”——盐民出身的明代哲学家王艮、“安丰”——王艮的故里,苏北通榆文化带上的千年古镇、“安丰之学”——王艮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以百姓日用之道为本”的朴素唯物主义命题。可见,当时安丰经济之繁荣,文化之灿烂,王艮思想影响范围之广大。
       安丰是宗教圣地,宗教文化是安丰的又一特色
       净土庵 1995年,真禅大师在原南都天庙遗址捐建。
       东岳宫 东台市文保护单位。清乾隆年间始建,硕山造,座北朝南,面阔3间10.2米,进深7檩8.8米,高6.4米,有轩、柱础和梁架雕刻精美,建筑面积86.2平方米。
      安丰天主堂 位于安丰原鲁家桥西,1924年法国彭神甫来此传教建造,计屋字30间。解放后曾为东丰(东台、大丰)联合师范,盐城地区敬老院。
       北都天庙遗址:位于街北海河西。1940年秋,新四军东进,陈毅率部来北都天庙西楼召开座谈会,曾在此作《苏北摩擦真相》之报告。
鲍氏大楼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街南王家巷内。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现存三进十八间,面积约814.5平方米。其中第二进为草架结构(俗称双层顶),第三进为内四界梁构二层楼,上下各有一南侧门通右侧方厅。整个住宅布局井然,营造精巧,具有舒适且紧凑,朴质而华丽的特点。砖雕木饰等构件尢美,构成独具风格的徽州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为盐城地区乃至苏中、苏北地区罕见。此楼原为清末秀才鲍蕴皋先祖营造作钱庄用。
      王艮画像碑 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碑呈园首形,规格为135×52×12(厘米),碑额刻有赞辞凡80字,碑面刻有心斋全身画像,均为阴刻,系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泰州儒学训导郝几可立于勉仁堂后壁,堂毁碑存。
王艮家族墓碑 墓地位于原贾家桥东,距通榆公路(即204国道线)东侧约150米处,俗称“贤人山”,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葬有王艮及其父、兄弟和子襞计9空穴,墓毁碑存。
      袁承业故居:位于街南,3进8间,占地面积220平方米。袁承业字伯勤,晚号砚寿老人。民间出版家。生前对本邑三百年地方文献的挖掘整理作出贡献,影响海内外。
       吴氏家祠: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街南,系明末清初著名布衣诗人吴嘉纪家祠。现有砖木结构的七架梁平房6间,建筑面积120平方米,3间一幢,两幢相对,中间天井为40平方米;大门口有平房2小间,建筑面积达18平方米,大门直抵大街,后原有花园37.8平方米,有门通海河边,占地面积215.8平方米。
       安丰古街 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自太平商场向南至安时河边的北玉街、南石桥大街,全长500米,街面宽4.5米,自太平商场至抬盐巷为石板路,抬盐巷向南至安时河边为砖路,街两侧店为清式建筑。鲍氏大楼、吴氏家祠和袁承业故居在其间。
东淘精舍遗址 系明代哲学家王艮住宅及讲学之处。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明御史洪坦所建,穿堂三进,王艮殁,改作祠堂,1969年拆毁,现存月塘湾和减水坝遗址,塘水清清,垂柳盎然,令人怀古。
      八卦村 现安丰大港村一、二组及丰西村一组所属地,因土地水系状为八阵图分布,故得名八卦村。始为唐贞观中间薛仁贵征东时开挖的练兵场和古战场,共有长短沟河289条,大小格子240块,总面积2平方多公里。八卦蕴含神灵之气,是远近闻名的祥瑞之地。后因挖河筑渠,平田整地而被掩没,但在现大港一组仍可见斑迹。
     离任留靴处。清宣统年间,张仁芬任安丰场官时,除霸安民,深得民心。张场长任满后,群众苦留不住,沿街设香祭送行,要求张场长留靴作为纪念。此靴贮于玻璃盒内,拴在街北“四圈门”口。


新盐城乐聚社区[www.xycsq.com]—————新盐城的成长有您的参与会更精彩! 天天茶馆版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欢迎您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